开发背景
MS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吉翁公国MS开发史了。人类史上的第一台Mobile Suit,是吉翁尼克公司开发的MS-01(AI-XA3)。不过在MS-05出现前,MS既不能称得上是武器(03、04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战斗能力,无比接近但距离实战兵器还差一步),也还没到量产的程度,只是一台纯粹的实验机罢了。让具备压倒性数量的敌方无力化,令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己方获得最高的战果,让这种违背常理的事情成为现实的,就是MS了。0071年,吉翁公国与地球联邦之间的紧张气氛日益高涨,公国军开始开发新型兵器。在两年前,吉翁物理学家Y·T·米诺夫斯基博士发现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奠定了新兵器的基础。
安彦良和笔下的米诺夫斯基博士一股浓浓的奸老头形象,不过其实是个反萨比独裁的好老头
以一定浓度撒布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空间中的雷达类仪器的精确度就会明显下降,现有的光学观测仪器也被无效化。如此一来,就能做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积累下来的技术与经验的导向型武器成为了废物了。吉翁高层——或者说是萨比家族——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面对军事力量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地球联邦,弱小的吉翁公国根本无法抗衡。但,如果这一理论并非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而是能够成为现实的话,那就能够抵消两方之间绝对的战力差了。也就是说,米诺夫斯基粒子的出现,令吉翁与联邦之间爆发战【关键词】争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了。
0073年,MS-01完成了。MS-01是史上第一台MS,作为MS所需要的架构在这时已经基本上都完成了。不过,核融合炉小型化研究尚未获得实质的进展,既有动力炉尺寸太大,无法完全收纳入本体。同时又要加装空间移动用的火箭推进器,使得背包体积异常巨大,看上去犹如背面凸出的钟楼怪人般的丑陋模样(体积过大就算了,出力还不足)。
由于吉翁高层的重视(基连被博士说动后大力支持MS的继续研发),在MS-01完成后没过几年,米氏核融合炉很快也开发成功了。
实际上早在二十多年前,这种以米诺夫斯基物理学为基础开发的新型核融合炉就已经开始运用了,不过最初大多用于解决大型宇宙飞船的动力问题,甚至还被用来移动小行星。而正式搭载新式核融合炉的,是MS-04试作型渣古。在此之前,MS-02已经完成了将制御系统收纳入机体内部。而到了03,已经能够做短时间内的独立移动了。到了MS-04,更进一步强化了机体的防御力。在当时称得上颇为先进的超高张力钢,正式成为MS的装甲材质。与此同时,米氏新型核融合炉也完成了,一直以来出力不足的毛病也一并获得了解决,04因此获得了两倍于03的动力。
早期设定
GTO中再设计的MS-04,很快就会发售兰巴专用的蓝色MS-04
可以说,在04这个时期,MS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实质上的巨大飞跃。
在MS-04经过反复修改定型之后,所得到的产物就是MS-05渣古了(当然当时还没有“Ⅱ”,因此“Ⅰ”也不成立)。05在04基础上主要对动力进行了再改良,制御系统完全实现了内装化。在0074年5月份左右,MS-05的实战式样机完工了,机体编号定为了MS-05A。05A型称得上是初期先行试作量产型号(够长的…)。
由于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只进行了少量的生产(大致27台吧)。这一批试作机全都配发到了同样重视MS的基西莉亚麾下的教导机动大队,27台也正好是一个大队的编制。而05A属于量产化的试作机,在当时已经将热能斧、105渣古机关枪以及240mm渣古火箭炮作为标准武装了。渣古Ⅰ能够自由运用操作渣古机关枪、火箭炮等大型火炮,在宇宙空间、重力下都能正常作战,泛用性相当高。装甲方面由于采用了超高张力钢,防御力获得了飞跃般地提升,甚至能够耐受得住战车、战斗机的攻击。不过,广义上的渣古Ⅰ或是旧渣古,并非是05A,而是在其之后很快就诞生的05B。同一年8月,在05A基础上进行实战化再设计的实战型渣古Ⅰ也完成出厂了。05B与05A从外表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胸甲的形状了,这是因为B型改进了装甲材质和驾驶舱。
B型在后来的一周战【关键词】争,曾经于殖民地内部作战之中身处1200℃的高温环境,还被100m高的建筑压倒,皆全身而退,生还率也是极高的。从8月开始生产,到10月大规模量产,一直到一年战【关键词】争结束,渣古Ⅰ一共生产了近800台(约793),其中绝大多数都配发给了突击机动军教导机动大队(B型之后还有改修机动性的S型,头部增加动力管、更换新式动力炉并且使用120mm机关枪的Q型,这部分感谢@联邦の吉姆的补充)。
最新GTO动画版旧渣古
作为MS黎明期的先驱者,MS-05B渣古Ⅰ是在反复设计、尝试、错误、检讨、再设计的螺旋式轨迹中被开发出来的机体。不过,由于战【关键词】争的爆发、MS爆炸性地发展,渣古Ⅰ很快就变成了过时的旧型机。战【关键词】争末期的公国军,由于人力物资的匮乏,身为旧型机的渣古Ⅰ迟迟无法退出第一线,一直服役到一年战【关键词】争结束。实际上,在大战之初渣古Ⅰ就已经为渣古Ⅱ所取代,暂时退出了第一线。不过由于战事的拖延,公国军物资装备损耗过巨,碰巧还适逢统合整备计划的推动,导致生产效率的短时间停滞,公国军MS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阶段。无奈,公国军再次启用了渣古Ⅰ,将一部分渣古Ⅰ投入了最前线。
阿巴瓦库战役时就出现过老旧的旧渣古与最新的勇士搭档
在远东战区东南亚战线,就出现过MS-05B渣古Ⅰ(08MS小队第八话)。
0079年11月,奥迪沙战役失利后,大量的公国军残余势力开始从欧洲大陆撤离,一部分进入了东南亚。根据东南亚战区的战斗记录,当时公国军可支配的MS严重不足。08MS小队中出场的托璞小队就以渣古Ⅰ作为指挥官机、与更为先进的渣古Ⅱ互相搭配,从使用了120mm渣古机关枪、备用弹匣等实战装备,可以看出渣古Ⅰ也有配备在战斗频繁的最前线战区,而并非全都发配在较少参与实战的后方。
而且以托璞小队为例,小队长托璞大姐的战斗技术相当老练,这也是因为公国军迫于窘境不得不将渣古Ⅰ这种旧型机重新拾掇拾掇投入前线。不过,在奥迪沙作战后,一路狼狈逃入东南亚的托璞小队,在途径的村寨中遭到当地游击队的攻击,破鼓万人捶、虎落平阳被犬欺,最后以小队全灭告终。可以说在当时,欧洲方面的公国军残余势力在分散撤退的过程中,遭到偶然或者并非偶然的攻击而被逐个击破,最后将公国军一点点地逼入了绝境。托璞小队以一台B型渣古Ⅰ、两台J型渣古Ⅱ所组成。不过两台渣古Ⅱ的损伤相当严重,运作状态也比小队长的渣古Ⅰ更糟糕(碎肩甲、断动力管,惨到不忍直视)。为了弥补装备的缺失,也通过挪用联邦制MS装备来进行弥补(阿斯机使用一款疑似联邦制007型方盾)。而机体本身的沙漠色涂装也是用于平原沙漠等干燥地形,因此在多丛林的东南亚无法发挥隐蔽作用。
渣古之躯
MS-05B渣古Ⅰ的驱动系统,采用的是当时算得上先进的流体脉冲系统。这种驱动系统也成为了日后公国军MS的基础构造。不过,渣古Ⅰ之所以逐渐成为旧型机,正是因为其内部结构尚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将所有动力管线内置化后,与各种组件挤在一块儿,造成机体内部空间局促,整备不易,也失去了改良发展的可能性。渣古Ⅰ的头部由较为简单的曲面所构成,在当时由于MS技术还处于黎明期,没有余力在头部内藏加装武器。独眼式取景器与后来的MS-06相同,是左右向的移动轨道。机体通过左右来回移动来获取相当广阔的视野,左右视野合计可以达到260°,再加上头部本身也可以转动,所以搜索观测范围实际上是很大的。
在一部分个人专用机上,也能看到沿着头部独眼活动轨道的位置,油漆上一圈白线的涂装。这可能是用来显示驾驶员阶级和所属单位的标志。另外,一部分指挥官用渣古Ⅰ也会在头顶部装设多用途刀形天线,除了象征是高阶机外,也借此强化了通讯机能。整体构造较为简单,渣古Ⅰ大部分机构都达到了内置化,这种设计确实能够对脆弱的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但也因此导致内部空间不足,压迫过度,散热很成问题。早期的渣古Ⅰ驾驶舱,由整块胸甲往下打开,这样就能看到内部舱门了。有别于这种单一的构造,在大战中期有部分服役于的机体将此该两位双重装甲结构(GTO中似乎是统一为这种结构):由胸甲的下方向上滑动来接触锁定,上下装甲展开以后露出内部舱门,驾驶舱的位置也移到机体中央。
内部舱门展开后,也可充当踏板来让驾驶员站立。内部驾驶舱在结构上与MS-06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渣古Ⅰ的背包同样也是主推力所在之处,其中内藏了两基推进喷嘴,主要在宇宙空间中运用时,为一定距离下的独立移动或是战斗过程中提供强大的推进力。
在重力下运用时,也有将推进喷嘴大型化、外露化的改造版本。推测是为了陆战与强化跳跃力所做的改良。在渣古Ⅰ时期,吉翁公国制MS就开始在左肩设置球形装甲了。不过,由于对MS战还没有太多的考量,因此没有在球形装甲上追加格斗用刺锥。不过随着大战步入泥沼一般的中后期,大量的渣古Ⅰ被投入到最前线,也出现了为加强MS格斗能力而换装刺锥式球形装甲的渣古Ⅰ(比如托璞机,虽然那台机体的刺锥已经不见了)。
武器装备渣古Ⅰ在设计之初,就是以实战为前提进行考虑的。不过在当时,渣古Ⅰ的对手多是战舰与战斗机,所以为其设计的多款武装,也都是反舰武装。另外,也有镇压殖民地为考量而设计的特殊生化武器(或者整个摧毁殖民地的核武)。不过分的说,在开战之初的公国军毫无道德底线。不过,随着一周战【关键词】争的结束、南极条约的缔结,核武、生化等武器从渣古Ⅰ的武装中被剔除,标配武装也定为了渣古机关枪、渣古火箭炮和电热斧了。另外,也有追加刺锥盾牌、铁拳式火箭弹的选择式武装。
ZMP-47D渣古机关枪
105mm机关枪可谓是渣古Ⅰ特有的标志性武器了。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这款机关枪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进行开发的,从零件阶段每一步都是全新的设计。在MS-05A时代就成为标配的这款机枪,一早就采用了容弹量100发的鼓形弹匣,这种形式的弹匣能够一次性更多的携带弹药。不过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以及MS在最初的设想中,运用环境仅止于于宇宙空间,所以47D型机关枪的鼓形弹匣设计成横向固定在枪身侧面。于是乎,在到了重力环境下后,这种设计就带来了诸如给弹不良这样的问题。因此,后来设计120mm机关枪时,就吸取了47D的教训,将重力下的运用纳入了考量,鼓形弹匣必须安装在枪身上方(一些版本偏右)。而一开始的105mm口径弹也被威力更大、通用性更高的120mm弹给取代了,有一部分47D型机关枪经过改造,也能够发射120mm弹了。ZMP-47D型机关枪虽然缺点多多,但毕竟是第一款MS实战用火炮,为后来的诸多杰作武器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ZMC38Ⅲ/ZMP-50D渣古机关枪
这两种编号的机关枪,实际上属于一个体系下的公国制MS携行火炮。以服务于MS-06渣古Ⅱ的身份广为人知,ZMC38Ⅲ的独特造型几乎成了一年战【关键词】争公国制MS实弹火炮的代名词了。ZMC38Ⅲ这个编号是吉翁尼克武器部门的内部编号,而公国军制式编号则是M-120A1,不过ZMC38Ⅲ更广为人知。区别于ZMP-47D,ZMC38Ⅲ的鼓形弹匣水平安装在枪身上方中央,保留下了瞄准镜与射击辅助握柄。由于早期MS的对手是宇宙舰艇,所以面的火力压制优先于穿甲能力,弹头多采用破甲榴弹。为了降低后坐力,不得不降低机关枪的出射速。这么一来,令公国军MS在大战中后期与联邦制MS对战时,无法有效击穿敌机的装甲,贯通能力上成了大问题。因此,更适合MS战的MMP-80型机关枪才应运而生,当然这是后话了。
ZMP-50D型渣古机关枪,是ZMC38Ⅲ的局地改良型。
这是一种在一年战【关键词】争中期出现的陆战型版本,与ZMC38Ⅲ不同的是,50D型将鼓形弹匣的插槽移动到水平右侧,这种改进主要是避免在精密射击时,弹匣不会与头部相干涉。另外,就是在握柄上追加了防滑处理,这是考虑到了在河流沼泽等特殊地形的使用。
渣古火箭炮
这是一种可以装填多种弹头的火箭弹发射器,同时也是MS火箭炮的始祖。在一周战【关键词】争时期,这款火箭炮多用于反舰、反殖民地的战斗,发射的是破坏力惊人的蘑菇蛋。
一周战【关键词】争以后,蘑菇蛋被禁止,因此渣古火箭炮改为发射280mm口径的火箭弹。与渣古机关枪一样,渣古火箭炮也设置了射击瞄准镜与辅助握柄,炮身末端设置有四个瓦斯喷口,在发射后会喷出瓦斯,借此抵消射击后坐力。
而与渣古机关枪又一个相同点,就是它也存在多种衍生版本。
其中就有出现在东南亚战线的外露式弹匣版本,这种版本更便于弹匣的更换。而且将末端的瓦斯排气口减少为三个,这是因为重力下后坐力更小的缘故。
电热斧
与渣古机关枪一样,电热斧作为一款主力格斗武器,从渣古Ⅰ开始就成为了标准配置。渣古Ⅰ所配备的属于早期生产的Type 3型,与后来的Type 5型一样,都是依靠加热陶瓷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刃部,令其赤红化,以此来获取极佳的熔断力。凭借高热化的战斧,渣古Ⅰ近距离下可以对舰桥等要害部位给予致命一击。在对MS战斗时,也能够对普通钛合金、月神钛合金等制成的装甲造成程度不同的伤害。在光束军刀登场以前,电热斧一度是运用最为广泛、可靠性极高的近战武器。在面对联邦制MS时,比起以贯通力较差的机关枪进行中近距离射击战,进行近距离肉搏战的获胜率更高。因此,电热斧对于公国军官兵来说,绝对是一款足以信赖、确确实实能够打击敌人的可靠武器了。
瓦斯弹发射器
在一周战【关键词】争时期,一部分MS-05B渣古Ⅰ被投入殖民地镇压作战,这其中就有充分凸显早期战【关键词】争中吉翁公国军毫无道德底线的对殖民地毒气作战。在当时,将不认同吉翁主义的其它SIDE的宇宙移民都视为敌人的公国军,对坚持抵抗的殖民地进行核攻击、毒气注入,前者将殖民地一举摧毁,永远消失;后者光是将内部居民全部杀死,留下一座空岛。一部分毒气战运用了MS-05B渣古Ⅰ。灵活的渣古Ⅰ携带瓦斯弹发射器入侵殖民地内部(只是半身钻入殖民地外壁的破洞),然后发射装填GG毒气的火箭弹。
整座殖民地就好似一间巨大的二战纳粹毒气室,而殖民地内居民与犹太人一样,被视为异教徒而遭到无情的屠杀。
GTO的优良传统,单膝下跪无压力
2005年到2006年这段时期,正值HGUC海兹尔系列发动的MS关节与造型手革命正如火如荼的时期。当时无论吉翁还是联邦,无PC件的新型肘关节大多都是采用两片夹组式的设计,这种设计后来一度成为联邦系的标配,而吉翁系则渐渐放弃了这一设计(吉翁多为粗线条,强调造型胜过可动)。而当时06年5月份发售的旧渣古,称得上是当时新技术集大成之作。不但各部位的可动优秀,配件还非常丰富,从机枪、火箭炮到盾牌、战斧、火箭弹,武器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渣古Ⅱ。
更换肩盾后,可以悬挂备用火箭炮弹匣x2
而且到了这时候,财团B终于放弃了动画风,在渣古Ⅱ之后旧渣古的背包终于能够看见喷嘴了。而最重要的,现在统一规格化的吉翁系造型手,也是从旧渣古开始的。可以说,HGUC旧渣古是现在所有吉翁系套件的起点。财团B在量产机上还算是用心的,不过毕竟是06年的套件了,用现在的眼光看,不难发现HGUC旧渣古的造型不够修长,脑袋略大腿略短,脚掌的接地性也不如同期的兹达,也不能像现在GTO渣古那样单膝下地半跪(废话……)。不过没关系,这些问题,在GTO版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我之前曾经吐槽过GTO没有PC软胶的腕关节。我不喜欢这种设计,是从蛋蛋HG开始的,当年第一季几台主角机也是用硬磨ABS来取代PC软胶,不能说它完全不行,但要么太紧(刚做好)要么太松(把玩久了磨损),如果这种设计够完美,那么第二季也不会统统改回PC了。
GTO同样也是用硬磨零件来取代PC,充当腕关节与手掌的连接位。这是现在的一大趋势了,HG新生同样也是这么玩,也没什么好说的。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把玩过的这么几款GTO,无一不是腕关节略窄、手掌连接位(那颗小球)略大,结果要用点力气才能插进去的囧况。换上HGUC的造型手,反而松松垮垮的了。这款GTO版旧渣古在造型细节、脚掌接地、整体比例、可动等各方面都超越了06年HGUC版——当然我这是废话了,06年的产品能跟16年的比么……有意思的是当年HGUC版发售时间是2006年5月,GTO版则是2016年5月,两者之间正正好好相差十年。你可以从这两款套件之中,看到财团B十年之间的技术进步。
与HGUC版一样,GTO版附带的武器也相当丰富,从渣古机关枪到火箭炮、电热斧还有我个人很喜欢的狙击炮都满满地塞进一盒子里了。至于HGUC版的手持盾牌,这次给直接挂到右肩上了,这也不错,腾出来的左手可以多握持一件的武器嘛(不过有肩盾的旧渣古感觉怪怪的,比如最近出展品的三倍速专用旧渣古)。
GTO动画第一话中出场的就是这款旧渣古,带肩盾的是史莱达机,另外的就是丹宁机了
我之前没有入手GTO版三连星,所以GTO版渣古机关枪还是第一次做。怎么说呢,首先120mm渣古机关枪是我最喜欢的武器了,这次GTO版机枪枪嘴设计得更大了,辅助握柄的形状也更接近ZMP-50D那种圆杆形了,这非常好,不会出现左手开孔尺寸不对就塞不进去的囧况。改天我有时间再试试限定的高机动试验型渣古(爱娜那台RD-4,价格很黄很反动2333),毕竟那套件从机体到武器都很有吸引力(弹匣偏右的ZMP-50D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期待下爱娜机的科普2333。
GTO的新设定取消了105mm机关枪(或许将两者的外形统一了也有可能,又或者会在MSD中给你补完了也有可能),所以套件里不可能给你还原这把枪。同样,也没有原型火箭炮,不过没关系,我手头多的是23333。在GTO漫画中,12卷中有旧渣古出场(时间线上是首次出现),一共四台(三连星+三倍速)由青色巨星的MS-04(最近看到展品了)带领,在月面史密斯海屠宰了联邦军12台钢加农。史密斯海一役就精彩程度上绝不逊于后来的鲁姆会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孤傲的三倍速
在12卷中出场的旧渣古统一使用ZMC38Ⅲ机关枪(或者外形上是),电热斧(看不出是3型还是5型),和简易盾牌(目测是与YMS-03瓦夫携带的版本是一样的)。兰巴、夏亚和三连星也都在那时候就确立了各自的专属配色。年底应该能看到这场战斗动画化了吧(?)
小比例模型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不论是套件还是成品都能稳定地保证一个月推出一到两款新品(RG则是三四个月出一新品)。这无疑是像我这种小比例控最乐于见到的,产品多了选择面就广了,比如我前几天还在烦恼是不是入R魂露娜专用扎古勇士还是大魔还是RG洗男菊,RG细节比较繁琐(对我这种懒癌患者来说)把玩不易但胜在过程乐趣多,R魂适合把玩,但失去了享受制作的乐趣,而且因为零件相对较多每次把玩完再装回去,工程浩大……虽然这些称之为烦恼,但绝对是幸福的烦恼(最后一拍脑门,入了mafex超人2333)。
比起HGUC来,GTO在价格上不占优势,即使送的武器再多,小比例模型之间相差个五六百日元还是很厉害的了。不过实际把玩后你会发现,GTO的成本并不是全都花在花里胡哨的武器上,本体各部分的细节刻画,整体可动性的飞跃,以及一些不把玩体会不了的小细节小惊喜(比如颈部与独眼的联动设计),都能让你明白这么一款套件卖1700円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对我来说,HG套件定价在2000円以下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看起来,新生SF肯定要上2000円了)。
唯一要说的缺点,就是完成一款GTO的工作量要比HGUC大一点(减少PC软胶,就意味着你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切削打磨上)。还有就是没有握拳手,这点比较遗憾。希望GTO以后能保证推出速度,然后尽量别再搞出2000円高达那种飞机啦233333。
结论,财团B对吉翁向来是不遗余力地疼爱,在这款套件上全都能够感受得到。如果财团B不是想尽可能活用既有模具赚钱的话,1700円的定价还能再低一些。喜欢独眼喜欢一年战【关键词】争朴实风的朋友,我推荐这款MS-05旧渣古,可以试一试,不会让你失望的。
大神制作!没有05的成功,就没有之后最经典的06扎古Ⅱ的出现啦!
很详细的科普和评测(*´∀`*)
谢谢楼主的科普!这部HG我也入了
学习了,辛苦!
通篇辛苦了~不错哦~ヾ(◍°∇°◍)ノ゙
老的扎古1看起来份外的有味道啊
好文好图,支持!
我觉得经常动得关节还是要用PC啊。不然把玩久了,感觉松松垮垮的。
哦哦哦超漂亮
CC到这里来了啊……
CC到这里来了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