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wind

【夏姬八氵】北欧白象—哥特兰号轻巡洋舰



7月玩具→http://dz.aemedia.org/thread-38316-1-1.html

官推→http://dz.aemedia.org/thread-38319-1-1.html

根据7月战果的玩具和官推说的北欧舰娘,那么基本上就是这条瑞典的哥特兰号了(๑•́ ₃ •̀๑)



↑哥特兰纹章

随着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旧的军事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的军事思想正在酝酿,这个代,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和观念层出不穷,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想法就是希望能把不同的技术和思想加以融合,从而获得多方面的优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半履带车辆的大行其道。在这一轮浪潮中,僻处北欧的瑞典也不甘人后,积极探索军事思想和技术的新方向 这一过程中,最典型的产物要数“哥特兰”号水上飞机巡洋舰。

作为一个传统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的海防政策与海军作战思想具有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海军特色。在2O世纪前半段,这一特色表现为以装备大口径主炮的小吨位海防舰作为海军的核心。 然而二三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杜黑“空中制胜”理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瑞典。1926年7月1日,瑞典把原来的陆海军的航空部队抽出来,合组成独立的空军,以前陆海军的航空任务全部交给空军来承担。经一年实践,海军发现,没有能自由支配的飞机存在诸多不便。由于当时飞机的续航力和速度有限,如果需要的时候才召唤空军的飞机支援,等赶到指定地点的时候,也许时机早已丧失。此外,军中固有的联系不畅、沟通不灵也大大影响了空军与海军的协同 因此,瑞典海军急于寻求一种途径,既可以密切飞机与水面舰只的协同,又可以调整海军与新生的空军之间的关系。

同时,传统的斯堪的纳维亚海防观念也在这个年代遭遇挑战。一战实战表明,防护能力薄弱的战列巡洋舰在主力舰的交战中显得极其脆弱,而无论吨位、火力和防护水平都远低于战列巡洋舰的海防舰在面对敌人主力舰时的生存力就更加低一F,很难给敌人的主力舰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斯堪的纳维亚人不得不寻求新的有效的海防政策。瑞典人发现自己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与波罗的海的假想敌——俄、德、英的主力舰作战,海军需要更强大的战舰;一方面,作为小国,又受到全球性大萧条的影响,不可能建造更强大的战舰 。

于是,瑞典海军吸收了法国海军的一些经验。法国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与瑞典类似:面对假想敌英国强大的主力舰队,自己不可能也不愿意建立一支同样强大的主力舰队。法国想到的办法是利用巡洋舰对敌人漫长的交通线进行破袭战,巡洋舰高速机动的特点能够帮助它躲开相对缓慢的主力舰队,而相对较强的火力能够保证它击败商船队的护航舰只并摧毁商船。法国理论家认为,一支装备了大量巡洋舰的相对弱小的海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强大的敌人相抗衡。瑞典海军对这种能够“以弱制强”的理论很感兴趣,而巡洋舰相对较低的造价也符合瑞典经济并不宽裕的状况,因此他们便开始考虑以巡洋舰作为舰队主力的可能。

此外,同样出于一战的经验,在波罗的海这样的狭窄海域,水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武器。这一历史经验也不能不影响到同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瑞典。

综合这些因素,瑞典海军的需求逐渐浮出水面:一种能搭载飞机的巡洋舰,火力不能太弱,要有布雷能力,造价要可以接受。这就是“哥特兰”号最初的雏形。





———-

主炮:

主炮型号为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BL K130武6英寸火炮,该炮由博福斯公司从此前瑞典海军广泛使用的1903年式6英寸火炮改进而来,只用于“哥特兰”号。1930年式6英寸炮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加长了身管,身管长与1903年式的5O倍口径增加到55倍口径,从而提高了火炮的威力和射程,射速也提高到每分钟5发。该炮使用的炮弹与1903年式类似,采用分装式弹药,其中穿甲弹46公斤,发射药46.5公斤,初速约为900米/秒,最大射程24.4公里。火炮均装有护套。



载机:

瑞典海军为“哥特兰”号选择的载机是英国霍克公司生产的“鱼鹰”式水上侦察机,瑞典人给它的编号是S.9。这是一种双座双翼浮筒式水上飞机,也被英国海军航空兵大量装备,并使用到二战结束 “鱼鹰”的原型是霍克公司1926年研制的“雄鹿”式轻轰炸机。30年代初,英国海军需要订购一种双座双翼战斗/侦察机,要求装备可拆卸浮筒,既可作为水上飞机使用,也可用于陆地机场。霍克公司的“鱼鹰”击败了费尔雷(Fairey)公司的“舰队之翼”,并干1932年开始服役,主要装备海军大中型舰只和岸基侦察中队。





———-

哥特兰是瑞典皇家海军所建造的哥特兰级1号舰,于1930年6月7日在哥德堡的林德霍尔姆船厂开工,1933年9月14日下水,1934年12月14日完工。该舰的舰名来自瑞典第一大岛哥特兰岛。哥特兰号是瑞典海军侦查中队的旗舰,主要任务是与海军的其它舰船协同作战。该舰服役后对欧洲、西非、加勒比、南美等地进行了友好访问,同时也完成了军舰的试航以及船员的训练。二战爆发后,哥特兰号担任了在领海内的巡逻任务,并且在1941年5月20日意外的发现了去向不明的纳粹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这一消息帮助了处在迷茫中的英国皇家海军找到了反击的途径,对之后的围剿俾斯麦的作战行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42年因设备的老化以及船只自身的缺陷,遂对该舰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装。1944年4月改装完成并重新服役,被归类为“航空巡洋舰”。战【关键词】争结束后,“哥特兰”号继续了在本土海域的执勤以及对外访问、船员训练的任务,于1954年开始第二次重大改装,1955年改装完成重新服役,1956年转入预备役。1960年7月1日,该舰最终被废弃。1963年4月,舰体被出售给拆船公司,并于伊斯塔德被拆解。

发表回复

官方微信

Login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