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初始化…… 欢迎来到AGE Device Mechanic Records……进入选单界面……Loading……Entry #002 Gundam AGE-1S Spallow……Now Playing……”
Age System是Gundam、Age Device、Age Builder三位一体构成的系统,是将明日野家族对于生物进化之谜的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化加上明日野家族唯一的传人菲利特·明日野自身的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其设计理念是要将Gundam如同生物一样进化,让MS可以重新构筑。为了能够让Gundam适应各种情况下的战斗,Age System通过分析敌方MS特点和战况从而用Age Builder制造出通过更换Gundam的四肢模块让Gundam应对战斗的装备,这样的换装系统称之为Wear System。而为了应对UE的高机动性MS xvv-xc Zedas生产的Spallow Wear就是典型例子。
作为Gundam Age-1的高速战形态,Gundam Age-1 Spallow做了轻量化处理,全身重量仅33.4t,比普通型轻了将近25%,同时在四肢各部分内置了大量的姿态控制和加速喷嘴,通过机体产生的能量立场与太空真空相互作用产生的排斥力获得加速和减速性能,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高机动性和运动性,甚至在大气层内可以突破音障。蓝色基调的涂装加之纤细的体型给人以青之忍者的印象,而本机也的确像忍者一样反复而又迅速地突入敌方死角进行近身白刃战。同时为了降低被探测率,本机并未配置光束武器等一些可以放出热量或电磁波的武器。
在武装方面,主武装为短剑样高振动刀——时雨之刃,刀身是用经过高密度等离子和金属硬化等表面特殊处理过的稀有金属合金制成,拥有超越光束剑的锋利度。同时利用单分子高速振动切割对象时,以抵消阻力的物理现象进行高速切割。然而,刀身材质的抗磨损程度较低,所以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必须在切割一定时间后需要重新硬化处理。与小巧的外观不同,由于材质密度极高,整把刀非常沉重,光靠机体手腕的力量难以挥动,为此,需要结合分布在全身的喷嘴,尤其是位于前臂的喷嘴,利用推力产生的惯性才能将时雨之刃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副武装是用于奇袭的针枪,发射结构内置于膝关节的护甲内,虽然针钉的直径只有十几厘米,但是发射的速度极快,达到了30km/s,零距离发射时甚至可以重创敌方机体。
A.G.115年,由地球联邦军中校格鲁迪克·艾诺亚率领扎拉姆及艾乌巴联合舰队对UE宇宙要塞“岸巴”发起攻击,史称蝙蝠灭绝战役。该战役中Gundam Age-1的驾驶员并且是Age System的设计开发者菲利特·明日野驾驶本机出击,在敌我兵力悬殊的不利战局下,弗利特驾驶本机单机突入由十几架OVV-F Gafran和OVV-A Baqto组成的敌机群内,充分运用本机的高机动性和自己的X-Rounder能力在数分钟内歼灭此机群,为经Age System改造的Diva进入光子爆裂炮(Photon Blast Cannon)的有效射程开辟了道路。之后本机和由UE(后称Vegan)的X-Rounder驾驶员德希尔·葛雷特驾驶的XVV-XC Zedas和XVD-XD Farsia(被德希尔用X-Rounder能力操控)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左臂、右腿被击破的情况下弗利特再次依靠X-Rounder能力和本机如同忍者般的战斗性能击坠了Zedas。然而,在战斗中为了保护弗利特,被迫作为Farsia的生体部件的尤琳·露雪尔替他挡住Zedas致命一击,至爱之人的惨死不仅更加坚定了弗利特歼灭Vegan的决心,开始了一生的复仇,也为本机渲染了一份悲情的色彩。
因为非常喜欢Spallow这台机子,所以写了下这篇设定文,因为第一次写,可能不像军师、06写得那样好,难免有所疏漏或错误,请大家指正。图的问题主要是字体,只能找比较相近的Latha了,呵呵
好文,基本的要素都cover到了
希望以后再接再厉,多出新作!
好文,基本的要素都cover到了
希望以后再接再厉,多出新作!
钉子的直径十几厘米……太大了吧
最多也是用mm来算吧
钉子的直径十几厘米……太大了吧
最多也是用mm来算吧
lz同学连图片都一并做掉了!![[惊]](https://www.aemedia.org/wp-content/themes/yui/smilies/57.gif)
已经入库
ls同学说的也比较在理,如果军事上都用mm来描述口径。
另外,乃真的是第一次写文么??
lz同学连图片都一并做掉了!
已经入库
ls同学说的也比较在理,如果军事上都用mm来描述口径。
另外,乃真的是第一次写文么??
厘米是正确的,高达的武器通常都是大口径的,毫米的话不适合机设
From:nimamagebi:
钉子的直径十几厘米……太大了吧
最多也是用mm来算吧
厘米是正确的,高达的武器通常都是大口径的,毫米的话不适合机设
设定文是第一次写,其实和论文差不多的写法。![[RX78]](https://www.aemedia.org/wp-content/themes/yui/smilies/RX78.gif)
用厘米作为单位考虑到两个原因,第一,日文wiki上写的是厘米;第二,在军事上的确是使用mm作为口径单位。比如105mm榴弹炮,37mm口径的M203榴弹炮。但这些都是对人兵器。MS的高度是人体的10倍左右,所以用到了cm。另外,虽然高达世界中也有陆战用的180mm榴弹炮,但是mm通常用于有精确数值的武器口径,考虑到文献上并未给出具体的数值,因此综上只能尊重文献用cm做表述。
插一句,其实在时雨之刃这部分的表述上,我自己对“锋利度”这个词是不太满意的,但是用来描述切割能力的词我还真想不出什么。
再者,笔者我对军事的兴趣不大,我专业是医学,具体职业我的头像就是暗示,而且以后会在部队医院工作,所以稍微了解一下军事问题(军事上感兴趣的是特种作战里的野外求生部分)
From:Young:![[RX78]](https://www.aemedia.org/wp-content/themes/yui/smilies/RX78.gif)
lz同学连图片都一并做掉了!
ls同学说的也比较在理,如果军事上都用mm来描述口径。
另外,乃真的是第一次写文么?? 已经入库
设定文是第一次写,其实和论文差不多的写法。
用厘米作为单位考虑到两个原因,第一,日文wiki上写的是厘米;第二,在军事上的确是使用mm作为口径单位。比如105mm榴弹炮,37mm口径的M203榴弹炮。但这些都是对人兵器。MS的高度是人体的10倍左右,所以用到了cm。另外,虽然高达世界中也有陆战用的180mm榴弹炮,但是mm通常用于有精确数值的武器口径,考虑到文献上并未给出具体的数值,因此综上只能尊重文献用cm做表述。
插一句,其实在时雨之刃这部分的表述上,我自己对“锋利度”这个词是不太满意的,但是用来描述切割能力的词我还真想不出什么。
再者,笔者我对军事的兴趣不大,我专业是医学,具体职业我的头像就是暗示,而且以后会在部队医院工作,所以稍微了解一下军事问题(军事上感兴趣的是特种作战里的野外求生部分)
另外想问一下“时雨之刃”这个名字是怎么翻译出来的。。。模型杂志上好像都译作“西格尔刃”来着的?
另外是否“岸巴”译作“安巴德”,”蝙蝠灭绝战役”译作“驱蝠战役”更好些?
另外想问一下“时雨之刃”这个名字是怎么翻译出来的。。。模型杂志上好像都译作“西格尔刃”来着的?
另外是否“岸巴”译作“安巴德”,”蝙蝠灭绝战役’译作“驱蝠战役”更好些?
时雨之名来源于日语しぐれ,意思是阵雨,同时也非常符合Spallow的战斗模式(“时雨苍燕流”?= =)
岸巴是中文官方翻译= =。灭绝这个词来自于日文原文“退治”
From:combine929:
支持新设定文!
另外想问一下“时雨之刃”这个名字是怎么翻译出来的。。。模型杂志上好像都译作“西格尔刃”来着的?
另外是否“岸巴”译作“安巴德”,”蝙蝠灭绝战役”译作“驱蝠战役”更好些?
时雨之名来源于日语しぐれ,意思是阵雨,同时也非常符合Spallow的战斗模式(“时雨苍燕流”?= =)
岸巴是中文官方翻译= =。灭绝这个词来自于日文原文“退治”
刀子的單分子振動切割原理貌似GN sword和EVA-01都有應用
請LZ先想想10+cm的釘槍是什麽概念…首先ZakuII的MMP-78機槍的口徑是120mm, 而後繼產品MMP-80更只有90mm(和EFF的制式機槍口徑相同), 即使是RX-79G類的大口徑加農炮(沒錯是加農炮, 貌似你錯認為是榴彈炮了)也只有180mm. 這樣你可以發現MS級的動能武器(即不包括360mm Giant Bazooka)的口徑範圍了吧? 要注意到達180mm的加農炮已經不支持MS站立使用了(需要單膝著地并用盾牌插入土地作支架), 而MMP-78也需要Zaku雙手持槍才能進行精密射擊(否則只是掃射). 而且30km/s的初速明顯不是火藥加速而是電磁加速, 於是sparrow至多2-3m的小腿裏面得塞下一套thruster和磁軌加速裝置. 即使這樣你也想堅持日文wiki上面的信息是正確的嗎?![[无语]](https://www.aemedia.org/wp-content/themes/yui/smilies/29.gif)
年轻人不好好读书居然早恋,知道后果了吧
这的人都是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