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

The Gigantic Ones No.18 – 阿伽玛(Argama)

一年战【关键词】争结束后,遭到解体的旧吉恩军工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人员纷纷被联邦军工厂和其他民间企业吸收。其中,阿纳海姆电子(AE社)网罗了来自旧吉恩的吉恩尼克社和兹玛德社的大量人员,又并购了为联邦军开发核心战机的哈比克社,实力大增。UC0083年迪拉兹纷争时期,AE社积极参与到联邦军主力MS开发的GP计划中。然而随着事件结束后高文将军的失势,AE社逐渐被排除出联邦军工开发的主流,尽管获得了与联邦军在格拉纳达共同开发RMS-106高扎古的合同,新一代主力研发核心的高达RX-178 Mk-II的开发却与该社无缘。

AE社本部虽然位于地球,但从结果来看却是意外偏向宇宙移民的企业。GP计划时期该社就已将重心移至宇宙,着眼于将业务扩大到整个地球圈。迪拉兹事件后出现的精英集团提坦斯同样企图独占军工开发的利权,迅速消化联邦军体制内的各处工厂并紧锣密鼓的开始次世代机体的研发。提坦斯的崛起令AE社感到严重的威胁,转而支持与提坦斯敌对的奥古,寄希望于其军事上的胜利可以带来军需企业的主导权。另一方面,AE社垂涎于奥古科瓦特罗·巴吉纳上尉从阿克西斯带回的新式高达留姆合金冶炼技术,加之奥古所倡导的宇宙移民革命思想有助于企业在殖民卫星地区的公关,AE社开始对奥古提供全面的军工支持。

要与已执联邦军牛耳的提坦斯相抗衡,除了需要在新型MS开发方面迎头赶上之外,作为组织象征的“旗舰”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开展军事行动的基础,“旗舰”的存在具有极大意义,既可以夸耀自身的军事实力以震慑敌人,又能作为有型的精神号召来招揽同志。奥古和AE社都明白打造一艘全新的旗舰是当务之急。于是,“飞马侧影”计划应运而生。

奥古的最终目标在于在宇宙和地球彻底击败提坦斯,为此需要具备相当的据点攻略能力。考虑到提坦斯分散在宇宙中格里普斯、月神2号以及地球上的乞力马扎罗、奥古斯塔甚至是贾布罗等地的众多据点,规模庞大的大舰队鞭长莫及,具备长途奔袭打击能力的由单舰或少量舰只组成的机动舰队势在必行。该型舰只也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MS运用能力,来作为新时代MS战斗的主轴。因此,必须打造出犹如一年战【关键词】争时期飞马级一般的高性能战舰。AE社有着在0083年飞马级7号舰阿尔比昂号的建造经验,正好可以将当时的数据应用于新舰的开发。

然而,与MS不同,战舰的开发需要巨大的经费,如果没有联邦预算的正式拨款,即便是AE社也是巧妇难为无米炊。为此,曾在联邦军参谋本部工作过的奥古领袖布列克斯·弗勒准将舞动长袖,与联邦内部的奥古派共谋,挪用建造木星往返宇航船的经费,暂时解决了资金问题。布列克斯准将在逐渐被提坦斯所控制的联邦议会出此瞒天过海之计,也显示了奥古派不惜决裂而与提坦斯一战到底的决心。

于是打着建造木星往返舰的幌子,“飞马侧影”一号舰的工程,在位于L2的甘泉殖民地秘密开始。由于秉承了飞马级的设计理念,加之宣传方面的考量,新造一号舰暂时命名为“白色基地II”。然而在AE社长梅拉尼··休·卡拜因的干预下,最终更名为阿伽玛号。其名取自佛教经典“阿含经”,意为“教统的集大成”。

考虑到单舰破袭和游击作战,需要时常要对殖民地和舰船进行突击临检。由此,比起以“强袭登陆”为主旨的飞马级,新造舰阿伽玛更加强调MS运用能力。飞马级舰首部分格纳/弹射一体化的箱式甲板设计被改进为加大型的开放式弹射甲板,MS在出发时将双脚固定在轨道弹射器上,电磁式弹射器在自动统计机体重量后计算出最适宜的射出速度,与舰内主计算机联动,同时调整舰体姿势,配合MS进行速度和轨道的修正,并为MS机师提供航法指示,任其由自动或手动弹射起飞并进入预定航向。

由于所载燃料有限,一般MS依靠自力起飞并接敌作战比较困难,所以轨道弹射器对新时代下的MS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阿伽玛号的弹射甲板设计长度达到飞马级的1.5倍,占全舰总长的一半以上。舰体结构也为了配合新式甲板,一改飞马级放射式的区块化设计,采取紧凑集约的构造。加长后的甲板也获得了更大的加速能力,可将50吨级别的MS以5.2G的加速度进行射出。单就轨道弹射器的加速能力看,阿伽玛号的弹射器足以与舰长大于自己近一倍的提坦斯强大旗舰多戈斯·基亚相抗衡。

轨道弹射器通过抓钩机构将MS的双脚固定,对于不同型号的MS也可以依据双足的尺寸进行调整。战斗机、穿梭机进行弹射起飞时则通过固定起落架来进行弹射。此外,一部分超出规格的特殊武器装备也可以通过分别弹射来加以部署。

然而,开放式的弹射甲板依然有利有弊。首先长度加长的甲板进一步压缩了舰体空间,导致格纳库的整备能力受到限制,其次,开发式的弹射甲板相对容易被弹受损,对起飞作业造成妨碍。

作为航宙、战斗指挥所的舰桥位于中央区块MS甲板的上方,其外形沿袭了飞马级马头型的设计,具有飞马级后继者的象征意义。由于米氏粒子的存在导致诸多雷达和导航系统的失效,该时期的航宙意外的与旧世纪的航海开拓时代相近,需要依靠人力观测来进行向导和索敌。由是,高耸的舰桥往往可以提供更为广阔的观测视野。然而阿伽玛的舰桥却采用了小型化的紧凑设计,此种考量一来考虑到低矮紧凑的舰桥可以提供更好的防空效果,二来由于奥古的规模所限,舰桥人员只能采取少数精锐的编制,其使用空间也就相对较少。为了补偿降低舰桥带来的观测限制,在舰桥侧面和舰体其他部位也增设了多处观测用窗口。

舰桥顶部安装电波和镭射通信天线,舰桥后部则装备微波受信板,可动式的设计增加了受信角度。舰桥正面安装四层过滤层来应对放射能和紫外线,在战斗和大气圈突入时可以放下装甲遮蔽板来实现更为完备的防御。

舰桥内部除指挥甲板外,也设有舰长室和休息室等其他设施。对于业已小型化的舰桥来说,这些在空间上十分奢侈的设施在战斗时也被当做会议室和准备室来使用。由于舰桥部分没有人工重力系统,舰长、舰队司令和其他人员的起居安排在居住区。

舰桥正下方通过电梯连接着信息处理区域,此处置有AE社倾力打造的当时最为先进的中枢计算机,其性能超过月神2号等地的联邦指挥部,拥有极高的电子战和解析能力。

前部中央船体由用于发进准备的前部中央格纳库和主炮区块组成。舰体下部设有武装收容库,内装MEGA粒子炮,此武器并非一般的主炮,通过I力场的偏向效果来改变光束收束度和射击角度,从而达到对舰战和清扫障碍物的效果。圆形的舱门上设有太阳能发电板。

船底部的副炮之上内藏了制动用的热核/火箭兼用推进系统。

前部中央船体最前端上部是车辆格纳库。相对于格纳MS和战斗机的主格纳库,该处常常被当做第二甲板来使用,搭载有小型宇宙艇和复数轻型车辆。

前部中央船体上部设置了作为主炮的对舰用MEGA粒子炮1门。除此之外,舰体后方1门,武器收纳库下部左右各1门都是同型号的MEGA粒子炮。

阿伽玛的后部中央船体设有作为动力源的热核融合炉和米诺夫斯基飞行引擎(MCE)。热核融合炉设有主机2基,副机4基,供给系统也分为主副,分别给MCE也舰内其他设施供电。此外,阿伽玛还设有各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可以通过微波受信板接受外部微波充电,其续航和生存能力凌驾于其他宇宙舰之上。

在突入大气圈时,由于缺乏飞马级级别的结构强度,为了防止弹射甲板等外置设施收到热损害,该舰在舰体下部展开自充式隔热伞,以抵御摩擦热。这种一次性的耐热装置虽然需要另行补给,但其廉价简便的优点,为之后的战舰所纷纷效仿。

引擎区划与飞马级类似,在后部船体两胁对称布置。左右采取主推进的三联装和垂直推进的双联装热核喷射/火箭兼用引擎系统,用于通常航行和和大气圈突入时的减速、姿势制御。由于精简的结构导致全舰整体重量的降低,加上全新打造的主引擎,该舰的推力效率在同时期舰艇中可谓出类拔萃,拥有随时变换轨道高度的能力,适合各种机动作战,在重力条件下的上升机动力也强于飞马级,甚至比之后的新吉恩战舰更胜一筹。舰体后方的姿势制御火箭引擎采取圆环状配列,实现更加细致的水平姿势制御。后方甲板下方置有通信天线和鳍翼以及后方警戒雷达。MCE系统所产生的“扬力”通过鳍翼加以控制,可以在大气圈内实现更加灵活的机动能力。

此外,舰体后下部设置了可以与其他舰艇进行接驳的机械臂。由于符合国际标准,在日后曾经成功收容了联邦军人员输送穿梭机“诱惑号”。

该舰的MS格纳库位于全舰中央位置,采用集约型设计置于中央船体之内,与弹射甲板完全分离。此种设计与作为原型的飞马级相去甚远,反而与萨拉米斯级的设计理念相近。

由于弹射甲板扩张而在空间上受到压缩的格纳库在机体整备能力上也受到了限制。分为两层的MS格纳库,在通常时有着上层2机,下层6机的收纳能力。在不考虑整备能力的情况下,全舰最大MS滞留数可以达到12机(格纳库10机,搬运电梯2机)。全部搭载机的通常整备最少也需要12个小时。

MS整备格纳架采用了战后联邦军的通用规格,可整备大多数18-25米级别的MS。整备格纳架通常固定于格纳库的壁面,MA以及飞行形态下的可变MS则如同战斗机一般固定在装有轨道的滑动地台上接受整备。下层甲板的MS在发进时,通过滑动地台进行搬运,进入前部的电梯后移动上升至两侧弹射甲板中央的上层格纳库,从左右开放的舱门登上弹射甲板。如果不按照正常的出发手续,第三台之后的MS可以步行到电梯位置,待电梯降下时自行固定在滑动地台上等待上升。按照此种方式左右交替进行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MS的出击效率。担任近距离掩护的MS可以不使用弹射甲板而从甲板下方的舱门直接离开到舰外进行部署。

MS甲板由于有着供MS进出的开放门,所以在战斗时与飞马级一样会失去气密性。因此,进入MS甲板的工作人员一般要求身穿标准服。具备整备修理功能的下层MS格纳库在与上层隔绝的情况下具备最低限度的气压,当第2种战斗配备发令时会开始进行减压,未穿着标准服者将被禁止进入。

阿伽玛号最具备鲜明特色的当属使用离心式重力系统的居住区。与殖民卫星不同,宇宙舰无法搭载空气、水和排泄物的完全回收再利用系统,必须定期前往补给地点进行补给。而对于有着长距离作战需求且在人员轮换方面捉襟见肘的奥古来说,其舰艇必须拥有供乘员长时间战斗和生活的居住环境。

采用离心旋转式居住区,与以紧凑集约为主旨的本舰设计思路看似南辕北辙,在提案之初也曾遭到指摘。反对者以回转机构分割船体,造成整体结构脆弱为理由提出反论。然而,随着伸缩机构的设立和新式型材的投入,这一难点被顺利解决。由机械臂牵引的两个居住区,在通常航行时藉由回转机构产生的离心力来制造重力。而在战斗巡航时则通过机械臂的伸缩来贴紧船体。新式的殖民地建造用型材的投入,也使机械臂和回转机构的强度问题不再被人怀疑。

回转机构位于连接舰体前后部的蜂腰部位,内中为四根单一结晶金属柱作为中核,覆以环形的线性驱动部,围绕着中核通过电磁力进行顺时针旋转。单个居住区内包含四个直径约5米的柱体,其中内切一根作为通路的柱状构造物,与伸出舰外的机械臂相连。每个柱体内部直列着各个寝室,寝室的门全部朝向通路,人员可以通过通路进入机械臂内的电梯来接近舰体,当回转部分内外部舱门同步时即可进入舰体。舰内中央通路连接着MS甲板,并可经由电梯去往舰桥。去往MS甲板的路上有标准服更衣室,是整备人员和机师的必经之地。去往舰桥方向则有简报室,供作战人员使用。

居住区呈箱形,内部居住用柱体的间隙安装着生命维持模组(水和空气的循环利用装置)。居住用柱体具有强固的构造,且距居住区外壁足有两米的空间。即便战斗时造成外壁受损也不会立即对气密性造成损伤。此外,居住区外壁还装备有树脂凝胶补填系统,可自动维修以恢复气密性。

左右各4根,总共8根的居住用柱体对称分布,靠外侧的4根为乘组人员居住。机师可以住单间,而整备员则2人或4人混住一间。每间寝室都有床和洗浴设备和共用的卫生间。靠内侧的是供军官使用的单间,以及公共食堂和娱乐室。

此种形式的居住区,设计容量可以达到供300人的轮换式居住,然而由于生命维持模组的机能限制,实际上最大只能容纳150人使用。

武装方面,之前所述的4门主炮成为了除MS之外的主力武装。尽管在设计阶段开发人员认为此级别的武装足以与敌人争锋,但实际上该舰的炮火能力已经远逊于同时代的提坦斯新型舰只,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防空武器,该舰在面对提坦斯新型MS的波状攻击时往往只能依靠护卫MS来驱赶敌人,日后成为舰长的布莱德·诺亚也常常由于防空能力的不足而火冒三丈。舰体下部有着射角宽广的单装MEGA粒子炮,各式飞弹发射器和机枪座也分布于舰体各处。格利普斯战【关键词】争期间,意识到该舰火力不足的AE社曾经两次为阿伽玛号进行武装升级,位于武装区块的单装MEGA粒子炮更换为出力达到殖民地镭射炮五分之一、具备当时最大级别舰载火力的高能MEGA粒子炮,防空火力方面也在布莱德舰长的强烈要求之下加装了新型的激光对空武器。

由于AE社使用了建造阿尔比昂号时留下的备用资材,使得工期缩短,约一年半后机动巡洋舰阿伽玛号的建造便宣告完工,一经进宙便立刻进入实战配置。由于名目上属于木星往返舰,所以该舰一直没有在联邦军战舰序列中登录,因此没有正式的编号。

阿伽玛号接受了刚刚走下生产线的三台RMS-099力克·迪亚兹,在没有经过惯熟训练的情况下立即投入作战,强行侦查青之绿洲的提坦斯军工厂。该舰的乘组人员大多是经历过一年战【关键词】争实战的老兵,拥有丰富的轨道作战经验,加之受领新造舰和新型MS所带来的高扬士气,全舰人员在进宙伊始就已具有很高的练度和作战能力,即便面度全新的武器装备,在经过刻苦训练之后也可以很快加以掌握。其时,舰长由有过萨拉米斯级指挥经验的汉肯·贝克纳中校担任,总司令布列克斯准将也登舰坐镇,MS部队则以科瓦特罗·巴吉纳上尉为首的旧吉恩军人担任。

该舰首次的作战,便是对青之绿洲(Side7)的提坦斯据点进行侦查,以期取得提坦斯新锐MS开发的情报。其时,地球出生的MS机师开始向格利普斯集结,提坦斯新旗舰多戈斯·基亚的建造接近完成,全新高达型MS的运用实验也开始进行,提坦斯针对宇宙移民的军事镇压似乎迫在眉睫。科瓦特罗上尉率领的奥古MS部队成功确认新型高达的存在,并以夺取和破坏为目的潜入殖民卫星青之诺亚1号和2号。此次作战最终成为了格利普斯战役的导火索。

UC0087年4月,奥古参谋本部比较攻打格利普斯和贾布罗的优劣势,最终决定为加强和地球反提坦斯组织卡拉巴的合作而发动贾布罗制压作战。尽管作为指挥中枢的阿伽玛号未曾降下,奥古依然投入了三分之二的战力来进行作战,最终却扑了个空。留在轨道上的阿伽玛维持着战线,对抗提坦斯发动的阿波罗作战,又成功阻止了针对Side 2 25号殖民地的毒气作战。之后,阿伽玛号迎来了新的舰长——曾在一年战【关键词】争指挥白色基地的布莱德·诺亚中校,名副其实的实现了一代传奇的再临。汉肯中校转任到僚舰爱尔兰人级拉迪修号担任舰长。

真实身份为夏亚·阿兹纳布尔的科瓦特罗上尉,在地球联邦议会发表了著名的“达喀尔宣言”,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使格利普斯战役的形势急转直下。吉恩残党也由小行星阿克西斯来到地球圈,形成了三方混战的局面。最终奥古发动大漩涡作战,成功夺取被改造为殖民地镭射炮的格利普斯2号并歼灭提坦斯舰队,在付出巨大牺牲的情况下最终完成了战役的目的。

格利普斯战斗结束后,觊觎地球圈霸权的哈曼·卡恩开始发难。奥古虽然击败提坦斯并获得联邦主导权,但在失去领导者布列克斯、科瓦特罗和汉肯等人之后,其组织形式已经空壳化。阿伽玛号在布莱德的指挥下不得不以仅有的MSZ-006 Zeta高达和MSA-005 麦达斯作为战力,在Side1 1号殖民地香格里拉临时登用一般民众作为机师,之后在AE社的帮助下受领了最新锐的MSZ-010 ZZ高达以及重新配备的高达MK-II和百式,与阿克西斯势力展开游击作战。

UC0088年8月,阿克西斯势力自称新吉恩,吸收提坦斯残党并展开地球降下作战,攻占联邦议会所在的达喀尔。为了追击哈曼的舰队,阿伽玛号降下地球。面对哈曼的凶猛攻势,地球联邦高层决定对哈曼采取怀柔政策,使其逐渐握有地球圈实权。依然坚持作战的阿伽玛号在都柏林参加了组织殖民地落下的作战,受创之后辗转回到卡拉巴位于挪威的基地。由于阿伽玛号不再拥有回到宇宙的能力,多数乘员转移到新造的拟·阿伽玛号上前往宇宙与哈曼决战。阿伽玛号在修复后被移交给卡拉巴,继续从事地面上的作战行动,被配备了供给卡拉巴的试做型MS。第一次新吉恩战【关键词】争结束后阿伽玛号回到联邦军的管辖之下,之后也一直在大气圈内使用。

发表回复

  1. GMACE78说道:

    这样的干劲要兹磁! ——by 懒河马 _(•̀ω•́ 」∠)_

  2. 17612960说道:

    码字不容易,科普真心赞。

  3. MariJa说道:

    爽@@!!@!@!@

  4. 灭火的疾风说道:

    难怪弹幕太薄这个梗会出来

  5. 孤独宅狼说道:

    好厉害,写了好多

  6. 萌狐精灵说道:

    码子真多,叮(= ̄ω ̄=)顶。。。

  7. 钟执说道:

    好多字,先顶了再看

  8. baoxiniao009说道:

    又学到了很多,大赞!

  9. haozigp03d说道:

    讲的好详细

  10. Dr.Funk说道:

    感谢科普!!!

  11. Liminsama说道:

    (=ˇωˇ=)辛苦喽,这么多内容

  12. hikarihikari说道:

    作为轻巡洋舰定位以及奥古在纷争早期偏游击的实际情况,阿嘎玛算是干得不错

    但就平衡性讲,联邦战后最优秀的宇宙巡洋舰依然还是亚历山多利亚级

  13. 542578238说道:

    能不能不要那么专业啊…楼主太厉害了。

官方微信

Login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