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6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16日宣布,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于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在空间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该成果,审稿人称该成果是“兼具潜在实际应用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并且这一消息目前登上了“自然科学”网站的头条,使外国专家感到震惊。此前的量子传输距离纪录是144公里。
简直像黑科技一般的量子通信,会改变整个UC世界的基础架构么?
试想一下,按照UC世界的时间轴发展,量子技术在0079年早已是平民科技。按照其技术特征,很显然UC世界的核心设定——米诺夫斯基粒子将无法对其造成干扰。那么围绕量子通信技术诞生的一堆无线MS武器,例如浮游炮等,将不再是NT的专利,任何人都能简单地使用量子技术版浮游炮。在量子技术的“介入”下,UC世界必将迎来极大的改变。例如独角兽高达很可能遭遇“难产”,因为量子版浮游炮并非使用脑波操作,独角兽那一套NT-D系统将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无阻碍地进行深入“交流”(=ˇωˇ=)
在aaas上看到了。这次实验主要是刷新了保持量子纠缠态的传输距离纪录。
基于量子加密传输的天基量子网络指日可待了。虽然应该还是会以5-10年为单位进展吧?
来吧,我们互相理解吧~(你脱衣服做啥?(*/ω\*)
SEED里面龙骑兵好像就是用量子信息传输的?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无阻碍地进行深入“交流”(=ˇωˇ=)
你们经常可以看到影视等作品有些幽灵在开电器时会被暂时解体,就是电器开启时电场造成的,而幽灵在科学角度一般被视为量子态的人类(举这个例子好像有点突兀,不过这个状态的确可以“交流”)
所以从科学的角度讲,量子在强电场下可以被屏蔽的哦,各位nt不用担心(´∇ノ‘*)ノ
量子通信 = 射频通信 + 量子加密。所以它是个加密方式,而不是通信方式。
米氏粒子作用对象是可见光波段外的一切电磁波(浓度异常时会对可见光波段产生影响)
故,量子通信不会对UC世界架构产生影响(如果有什么无线电监听导致的历史转折点,请告诉我)
围观帮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