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min

富野由悠季:1比1高达才是我心目中的高达(不是独角兽



我心目中的高达应该是这样的!富野由悠季SHCC特别专访

风靡全球数十载,创造了现象级动画机动战士高达,日本著名动画制作人富野由悠季老师与2017年10月6日降临魔都,出席了著名的上海shcc漫控潮流博览会。这也是富野由悠季在中国的首次公开出席,考虑到老人的年纪,已经是相当难得了。AEM娘有幸获得富野由悠季的专访资格,将会为全国的高达粉丝们献上此次的现场实况。

大约在下午1:45分过后,在一片粉丝的欢呼之下富野监督霸气入场。虽然年过花甲,监督的精气神还是很足的。

富野监督以自身的经历为开场白,简述了当初面临的贫困职业生涯,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数十年努力拼搏的历程。在寒暄过后,富野监督开始了与粉丝们的提问对答环节。尽管这是一个偏向美系的展览,现场还是让监督见识了一把天朝粉丝对高达粉丝的热爱之情。

现场的高达粉丝问题可谓五花八门,从G复国的制作近况到个人偏好,以及对怨念小说的动画化展望,监督也是见招拆招足足回答了40多个问题才宣告结束,算是彻底满足了众多高达粉丝的多年的梦想了吧。以下我节选了一些问题与回答,让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的粉丝也能充分体会高达之父的魅力。

Q:闪光的哈撒韦什么时候能够动画化?

A:抱歉,站在公司的立场,我无法正式的回答你;也许,之后日升会有其他导演将此作动画化。

Q:在您的很多作品中,主人公的父母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例如阿姆罗、卡缪、座间祥),而在戏剧中,也通常会设置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冲突,为什么您在设定时会采用这样的结构?

A: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 这样的设定会方便制作戏剧冲突;

第二, 从一般常识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对于整个社会的构造,有更好的理解;

第三, 观看动画的不只是小孩子,也会有他们的父母。他们看到动画中设置的戏剧冲突,也会有所感触。每个父母都想为子女设计好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是子女却不一定会去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去前进,从教育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剧情结构设计也值得玩味。

Q:您在制作动画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在开头采取让主角陷入混乱的境地,之后再通过碎片化信息等方式,将故事的世界观设定与冲突逐渐交代出来。对这样的叙事结构,您有一定偏好么?您通常是在开始创作时就构思好这样的叙事结构的么?如何在大的世界观背景下,构思足够吸引人的故事开篇。

A:为什么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是因为我个人认为,我对世界的认识很浅薄,绝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站在上帝视角布局谋篇;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我的创作生涯中,有非常多的情况下,我们做的设定,受到赞助商的意见而做出了更改,甚至有的时候,故事的主旨也因此遭到了变化。在这里,我向曾经角色形象遭到变更的故事中的人物表示抱歉。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像你现在这样,在10、20年后向我提出这种问题,但是反过来说,这种合力行为某种程度上也能延续作品的生命力;

作为创作者来说,受到赞助商的压力而不得不改变设定、情节,确实是有一种挫败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失败。一个人的视野总是有限的,在动画这种多人合力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种思想的碰撞,也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某种程度上,日后也能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Q:作为一名动画创作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要成为动画创作者,需要什么素质?

A:就像我刚才说的,拓宽自己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不忘初心,维护自己的喜好与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创作中,学习、适应甚至掌握自己讨厌的东西、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Q:我曾经向周围人安利G-Reco,安利机器人动画,却被很多人吐槽说,机器人动画已经过时了,请您对这些人说些什么吧。

A:对于没法理解机器人动画的美妙的人,我是没法说什么的。也许,五年十年之后,他们会比现在更理解G-Reco吧,这也是我最近两年在制作G-Reco剧场版的原因,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

Q:Q:国内的部分媒体,当初将G-Reco翻译成了G之复国运动。我们非常不理解这样的翻译,请问在您看来,这样的标题,到底有怎样的意义?reconguista用汉字来表达,到底是什么意思?reconquista和reconguista到底有何不同!

A:我不认为当初的这个翻译就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对经历了宇宙世纪的人类,在千年之后,所经历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地球就是自己的国家,所以,翻译成复国运动,也未尝不可。从现实来说,现在的经济体系,从宏观上就是在压榨整个地球的资源。而G-Reco正是这样一部,与以往高达都不一样的,讲述宇宙世纪千年之后的世界的故事。

Q:G-Reco动画的最后,克林姆·尼克作为总统的儿子,做出了弑父的行为,而这其中并没有清楚的原因交代。这样的父子关系,显然不能称为正常,您认为在动画中如此表达合适么?

A: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动画的话,对于一般大众更好接受。

Q:在上世纪70年代初,制作小飞龙时,您为何对原作做出了这么大的改动?

A:小飞龙的原作没有太大意思,而且原来的故事,确实不适合改编成TV动画。而最终动画版成为这样含有刺激性剧情的故事,确实有我的责任。当时,魔神Z这样的动画题材的火爆,以及恶魔人的剧情,确实在小飞龙的创作时影响了我。

Q:昆塔拉到底是什么?

A:非常抱歉,这个话题涉及到人种问题,我不方便在此作答。

Q:近年,诸如舰娘,机械娘题材的作品,在动画游戏小说等方面,成为热门。富野导演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将来是否有可能涉及相关作品的制作?

A: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喜欢这种题材,但是我不排除未来参与制作此类作品的可能。机械、美女、野兽,这样的不同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从过去一直都是娱乐的一种基本形式,而且也会在将来一直延续下去。

Q:如果在没有制作方的干涉下,您在G-Reco制作完成之后,会去做怎样的作品呢?比如说F91和海盗高达。

A:非常抱歉,G-Reco剧场的制作,目前已经耗尽了我几乎所有的精力,G-Reco剧场制作完之后,我暂时不想去再做新作高达了。

Q:逆袭的夏亚这部作品,在富野导演您个人心目中的地位。

A:各种心情都有,困扰、感激,还有不得不完结这个英雄史诗般的系列作品的遗憾

Q:从现在看,日本的机器人动画,大多数都是以战【关键词】争故事的形式来展开,这是否与日本的文化有关呢?

A:与文化无关,主要是由于业界,特别是日本机器人动画的staff,包括我自己的能力的有限有关。过去在制作机器人动画时,我们一直恐惧,如果没有战斗场景,与赞助商之间不好谈。

Q:您曾经创作过很多主角,他们或者性格偏激,或者性格比较平和,您个人的偏好呢?

A: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我一直在努力创造各种角色。

Q:0079问世之后,现实中也出现了很多吉翁公国的粉丝。而在之前安彦良和的访谈中,他明显提到,他个人反感吉翁公国,这样设定的,是否有军国主义意味?

A:国家的存在,不是能由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在动画中,观众首先承认其存在,然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我不明白安彦为什么反感这样的设定。

Q:作为动画导演,您在几十年的生涯中,有没有什么心得?如果有的话,能否赐言一二。

A: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只是,像我这样出名,也有很大的运气的因素。当然,如果要想遇上这样的运气,你必须每天努力工作

Q:能否分享一下G-Reco剪辑中的故事?

A:抱歉我无法谈太多。目前分镜已经全部完成了,如果可以的话,争取未来2年做完

Q:在您心中,您的哪一部作品最棒?

A:抱歉,我无法正面回答你的问题。在制作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当然是想把它做成自己最棒的作品。但是做完之后,自己也会认识到这部作品和自己的局限性。

Q:您对于日本动画,特别是原创动画,被成人大众所接受的历史与现状有何看法?您自己对此有什么夙愿么?

A:我的夙愿是胜过宫崎骏,刚刚这是50%认真去说的~

Q:G-Reco的TV版中,出现了NT,剧场版中会出现更多么?

A:抱歉,对我来说,NT的故事已经结束了。剧场版不会再涉及这块儿。反过来我想问你,如果你,或者你的子孙,无法成为NT,你会怎么办?

Q:3D技术近年在业界越来越被频繁使用,您作为创作者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A:我会去尝试接触,但就我这样一个老人而言,目前我还是会坚持手绘动画的创作。就目前来说,如果业界大范围转变为全3D动画,就我个人的看法,会产生很多诡异的作品。

Q:如果将来0079重制的话,您如果有机会参与,对其中设定是否会做修改?

A:虽然0079现在看来,也就是这种程度的东西,有很多可以修正的地方。但是,从结论上来说,我还是没有看到重制0079的必要性。对我而言,一部动画作品,一旦完整发布,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就算我是它的创作者,我也不好修改什么。

Q:对于高达起源您怎么看?

A:我知道这部作品,但是因为我没有看过,所以抱歉,我没法说出意见。

Q:G-Reco完结之后,您会制作什么新的原创动画么?Gaia Gear是否有动画化的机会?

A:我心中有一些想法,但是抱歉,现在我还什么都不好说。

Q:您当初是怎么想到倒A高达这个企划的?

A:想到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大发现,因为我不是理工科出身,当我知道∀在数学上有任意,囊括所有的意思之后,我就想到要做一部,要包含之前所有高达作品的作品了。但是很遗憾,它最后也失败了。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大家仍然喜欢,我非常开心。

Q:高达系列中,有很多描写大人和小孩与其之间关系的部分,您怎么看待日本动画中面向成人与孩子的部分。

A:我个人认为,面向成人的高达,某种程度上是跑偏了创作主旨的。成为大人之后,个体身上具有革新动力的部分,也就消失。而G-Reco就是这样一部,突破了千年的时间局限的作品。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于现在身为大人的你们,已经来不及改变了,这些问题本世代是无法解决的。我创作G-Reco,就是希望能影响到解决问题的世代的孩子们。

Q:富野老师您很多作品的主题曲作词都是你自己的小号马甲,我喜欢的高达主题曲是TM NETWORK乐队的BEYOND THE TIME”,虽然作词是小室光子老师,但我在网上看个说法说歌词其实是您钦定的,这个说法是真的吗?CCA这部作品其实没有多少爱情的元素,但主题曲却有许多暧昧的台词,比如你属于我啊,我属于你的,这个你我是指阿姆罗和夏亚吗?

A:没有没有,当时小室哲哉已经是歌曲创作的红人,听不进去我的意见的,刚刚说的这些,有50%是骗你们的~

Q:对您来说,不受外界制约情况下,最棒的高达是什么?

A:1:1比例完成的元祖高达

Q:为什么您在多部作品中,加入了面具男这个非常有魅力的宿敌设定?

A:这一切,都是因为近40年前,那个叫安彦的家伙,擅自给夏亚画上了面具,并且坚持不愿改变人设开始的啊~当然,从娱乐性上来说,这样的反派角色,清晰易懂,好!

Q:在当初Z剧场制作时,您删去了诸如夏亚的达喀尔演讲这样重要的情节,这是为什么?G-Reco剧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A:抱歉,在时间有限的影像作品中,作为导演,必须做出取舍,在取舍时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但是结果,你也知道了。但是G-Reco的剧场,不会出现这样重要情节删减的情况。

Q:在诸如ZZ、倒A中,您都曾经描写过男主角女装的情节,这是否出自您个人的恶趣味呢?

A:实际上,我非常喜欢女装这种行为,我自己个人也曾经尝试过,关于这点,没有任何人能对我指手画脚!

Q:在您的各种作品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您对女性的看法,是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有一定变化呢?在70岁之后,您是否对女性有新的理解与认识。

A:基本上,我不会描写各种刻板形象的女性。在超过70岁之后,目前我对女性的理解,尚无新的发现。我本人非常喜欢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柔弱纤细,拥有更多感性的那一面。

Q:Z剧场版最后的结尾,与TV差距较大,您当时是否想到这会与ZZ在衔接上有所矛盾?

A:抱歉,真没想到这么多。

Q:G-reco之前,除了TV,也有一部时长九分钟,内含G-Self与独角兽三号机复刻版内容的宣传片,这个宣传片制作时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A: 当然是商业考虑,这都看不明白吗?

Q:您个人认为,高达模型、机器人模型,是单个购买制作比较好,还是制作场景比较好。

A:这不只是高达模型的问题,其实,40、50年前,军模界就有这样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只要您个人把玩的开心就可以了,我个人不鼓励你追求更高的完成度,当然我也非常理解你想制作精细场景模型的心情。我不知道你是否有了解过有着很长历史的日本铁道模型界,对于这些人来说,制作复杂的模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成家立业,这样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一种地狱般的体验。(场地,日常管理方面)

Q:您过去的科幻作品,大多都是一些经典形式的太空歌剧。近年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便利说,有威胁说,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产业的进步?如果要创作相关作品,您要怎么做?

A:关于IT行业的进化论,我也有所耳闻,只是,现在的我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时代的来临。我只能说,就目前来说,技术进步,并不一定能够为人类整体的幸福做出贡献。我所考虑的主要还是资源有限与宏观经济运作间的矛盾,所以才创作了这样一部反映千年后人们复兴地球的G-Reco的故事。

Q:您认为人与人互相理解,究竟能进化到何种模样?

A:抱歉,这一点,现在世代的你们是没法完成的,这也相当遗憾。让我们看看50年、100年后的后代,能做到什么程度吧。

Q:您会再来中国么?

A:只要我还活着,有机会我就会来的。

Q:在很多高达相关的动画与游戏中,都有描写阿姆罗与夏亚的关系,您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称之为挚友么?拉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您现在又是怎么看的呢?

A:的确,这些人物都是我创作出来的,我总是想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角色,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人物,我也非常的满足与感激。但是,一旦作品完成,就算他们是虚拟的人物,他们仍然有其自主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点。作为导演,我现在不知道他们三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各位观众就保持自己个人的理解就好。

Q:您有没有考虑过创作以女性作为主角的作品?即使不是男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A:在初代高达之前,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的。作为一个男性,有着男性的意识,但我却仍然能在戏剧中这样创作,这就是作为作家才有的才能。但是,作为一个做了四十年机器人动画的导演,我实在想象不出,我有着足够的才能,能够创作出以女性作为主角的恋爱物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确实感到了一种败北感。至于非男女之间的恋爱故事,这个话题太过于深奥,我不能在此回答。

Q:在您过去的访谈中,曾经提到,作为一个动画创作者,不能够太过于直接露骨的向大众灌输自己的思想。但是,作为同一世代,又曾经同是日升同僚的高桥良辅监督,他对此的方法论,与您是有着差异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差异?举个例子,就我个人的看法,G-Reco与饿沙罗鬼在试图阐述的问题上,就有着很多一致的地方。

A:抱歉,这个问题太过于复杂,我不方便在此作答。

Q:富野导演有没有在未来尝试创作其他类型动画的计划?

A:抱歉,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做了四十年机器人动画,恐怕其他类型的动画真的无法做好。

Q:考虑到富野导演的年龄,您有没有考虑钦定自己的接班人的打算?比如说在创作精神上,或者说在演出分镜的技法上?

A:很抱歉,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的心中虽然对某些人有着一定期待,但是果然,还是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的。从结果上来说,动画导演、演出家的创作精神、技艺手法,真的只是在一代就会断掉的孤品。

Q:在二战后日本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诸如哥斯拉、高达这样的庞然大物,这种对于庞然大物的向往,贯穿了日本战后流行文化的数十年。您作为创作者,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日本虽然是一个多神教国家,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的日本人,还是愿意信仰佛教并曾经建造了不少大佛像。这恐怕与民族性的心理有关,作为日本人,我在创作的时候,当然也是遵从于我的内心的。

Q:目前元祖高达是从台场被撤走,进行可动化改造工程的阶段。富野导演您能否透露一下RX-78-2的改造进度?

A:就我目前听到的说法,让元祖高达直立行走的计划,目前是受挫的状态的。但是他们应该在考虑折中的计划,让RX-78-2在未来能够多一些可动性的展示环节。从结果上来说,以现在的机械工程学、机器人工程学的能力,两足直立行走的机器人,在人类身材大小实现,就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在娱乐作品中,我们仍然有这样创作发挥的余地。

Q:阿姆罗和夏亚的关系,在0079,Z,CCA这样不同的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导演您,怎么看待这三个时期夏亚的心境的变化?

A: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关于夏亚的人设,我现在已经无法再说更多了。对于夏亚的形象,全面肯定或者全面否定都是不对的。或许当时,我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论来创作这个人物,但是最后我还只是能停留在这种程度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戏剧作家,我感觉到我有失败的地方。夏亚作为一个虚拟人物,他的人格已经完全独立,请你们自己每个人单独去认识,解析他,谢谢!

Q:您在1975年的时候,曾经参与创作了《勇者莱丁》,但是却因此错过了《北海小英雄》(小さなバイキングビッケ),现在回过头去看,您是否会接手这部作品,如果接手,会怎样展现这部作品?

A:现在看,我仍然不会这么选择。《北海小英雄》是有原作基础的改编动画企划,而《勇者莱丁》当时是一个原创的企划。我当然会选择去做原创动画。

Q:您怎么看待倒A高达的设计?

A:初看倒A高达的机设,我也是觉得不可思议的,但是看久了,也会不得不接受这样奇异的机设。倒A高达的机设,并没有之前很多机器人动画中那样特别重的SF味道。就像剧中的人物狄安娜、罗兰那样,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人的感性。

Q:您当初为什么想走上创作动画的道路呢?您怎么看待动画与写实影像间的区别?

A:我不是因为喜欢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当初我是进了虫PRO,但是我并不十分认同那里的创作体制。但是,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在适应自己讨厌、不擅长的部分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实际上,回过头看,在虫PRO期间,确实就是这样的。不论是动画还是其他写实影像作品,都是一种多人艺术的创作形式,这其中并无优劣之分,也没有最优的方法可言,不同人可以按照不同的想法、路线去创作。

Q:在G-Reco中,您有埋下了很多,拓展下一代的思维方式的思考的“种子”在里面。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渴求滋润我们心灵的作品,除了您自己创作的高达之外,您有什么能够丰富我们内心的作品可以推荐的么?

A:抱歉,对于现在的流行,作为一个老人,我真的无法了解。所以我无法做出具体的推荐,请你们个人自己去寻找。即使一时选错了也不要紧,只要及时修正就好。只要你们大多数人都这样做,从宏观上说,就能在长期促进人类整体的进化。作为一个自立的成人,请你们一定要保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同时,不要故步自封,尽可能多的去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见识,谢谢!

Q:在富野导演您的机器人动画作品中,所有机器人都是由人坐进去来操控的。您未来有尝试考虑制作包含AI自律型机器人的作品的打算么?

A:过去的日本的机器人动画,绝大部分都是由人亲自来操作的。AI自律型机器人的出现,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称之为进步,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看清的问题。

Q:最近的高达系列新作大多是偏向于严肃悲剧题材,但是一般观众对此兴趣不大。对于这样的市场变化,您未来打算怎么做?是追逐时代潮流,还是继续创作反战题材的动画?今后的新作又会如何呢?

A:最近十几年的很多高达动画中,我基本上没有参与到其中,所以我无法做出评价。只是,想到自己能做的新动画是什么样的呢?于是就做出了G-Reco。但是,G-Reco最后被冠以高达的名字,是处于商业上的考虑。所以说,G-Reco与最近十几年中别的导演的高达作品,是有很大不同的。今天在这里,看到在场的各位年轻人的模样,我有一句话不得不说在前头。我已经是过去的人了,大家还年轻,还请各位当中,将来能诞生对这个时代更有价值的创作者。如果我不先解释这点的话,你们要理解G-Reco,会更加复杂。还有一点,上面我解释的内容,还有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日本动画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五十年,从当初到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多。对熟知过去情况的我来说,反而对于当下的一般动画,感到有如外星人的处境一般不可思议。所以说,就当下来说,我作为一个动画创作者,是否合格,我自己也抱有疑问的。请大家理解以上几点,我会在此基础上再向各位作答。

Q:您在当初进入虫PRO之后,手冢治虫老师对您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50年前,我进入虫PRO开始工作。在那段时间,我学到了的东西就是:一、手冢治虫老师这个人不懂动画;二、除此之外,手冢治虫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创作故事,创作的自由度。

Q:很多年轻观众没有接触过0079,对这些人,尤其是日本的观众来说,G-Reco的故事是否好接受?

A:对日本的年轻人来说,G-Reco并没有那么好接受,比较难理解。对于过去的高达粉丝来说,这也是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好接受的。但是,从一年前开始,我有感受到,反而是之前对高达不那么熟悉的部分青少年,开始支持这部作品了。

Q:当年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剧场版上映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人通宵排队买票,作为当时的亲历者,您当时知道这个消息,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的?这对您之后制作高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那个时候,我终于感受到,动画完全被青少年所接受了,新的市场终于打开了。在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制作0079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潮流。然后,在制作0079当时,我就有意识的要制作出,与宇宙战舰大和号不一样的,没有那么强的日本人的民粹意识的作品。所以说,要说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真不好说。

Q:对于未来,您觉得有什么是值得管理和期待的?

A:如果想象未来世界的话,如果只是用现代人所拥有的“管理”这个概念去看,是不是视野有一些过于闭塞了呢?也就是说,只能用过去已有的方法论来衡量未来,实在是难言高明。用高达系列中的术语来说,是不是只是停留在旧人类的思考方式呢?

只是,我刚刚所说,也并不是说就没有管理的必要。地球这颗行星是有其极限的,而对生活在其中从它身上榨取资源的我们来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不得不管理地球的时代了。而说到这个意义上的管理,最要紧的就是对人口的削减。但是,就是在现在的日本,到2050年左右,现在的日本人,依然会有50%以上依然是活着的。这种宏观上的长寿社会,果然还是和现在最要紧的必须削减人口的课题,是有着根本的矛盾的。但是我们现在有着解决这层矛盾的思维方式么?

如果用过去高达系列中的思维方式来创作的话,最后作品就会变成不得不考虑很多现实问题的非常让人头疼的模样。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是有所自觉的。

所以,我刚刚也在想,像在今天这种会场,像我这种人到底该不该来呢?我自己也对此有所疑问的。这里是纯粹享受娱乐的地方,所以说,像我刚刚说的那些非常现实的话题,其实是不太适合在这里说的。

Q:能留名于历史的动画,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A:以动画这种娱乐媒体的角度来看的话,总之,只要有趣就行了。至于什么类型的作品才能留名于历史,果然也还是只要有趣就行了,但是怎样的有趣才可以呢?这是没法通过说明理清的。

Q:是什么原因,让高达系列从创作出来至今,被这么多人所喜爱的?

A:我怎么可能回答的了这种问题呢?我是创作出高达系列的最直接的当事人,反倒是我想问大家,为什么你们会像今天这样,前来采访我?

Q:初代高达上映之后,您曾经在新宿车站,面对两万的粉丝发表了《新世纪动画宣言》,当时您的心境是怎样的?

A:老实说,我非常讨厌这种过分商业化的行为。也就是说,为了商业上的原因,聚集了那么多的粉丝,真的是非常让我厌恶甚至气愤。但我毕竟也不是业余爱好者,总而言之,当时我就这么在司仪的主持下,做出了《新世纪动画宣言》。但果然还是感觉自己就像个小丑。只是,对于当时像现在各位这样的年轻人,聚集在了新宿车站这个非常公众的地方,举行这样的活动的这个事实,直到现在我还是心存感激的。当时我想着,这些粉丝,应该就是处在时代变化的浪尖的世代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我当时是扮演着一个类似于小丑的角色,我还是很感激那些让我看到如此光景的两万粉丝。所以说,今天这个场合,亦是如此。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举行了这样的活动,像大家这样的年轻人聚集到这里,我自己感觉到,果然时代还是变了,这是非常好的。大家现在的年龄,真的和四十年之前新宿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是,与日本不一样的是,在上海,以及七年之前在北京,动画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被全部大众所接受。而是像大家这样,动画是被具有一定知性的人所支持的时代,将来会不会到来呢?

Q:在您所著的《影像的原则》中,您曾经写到,动画制作中,不能有过强或者过弱的原画师。在你之前的动画制作经历中,您是怎么与那些天才原画师合作的?比如说长浜忠夫、板野一郎。

A:这是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动画的原画师,也就对应着真人电影的演员。怎么样去发挥他们的才能,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对演出家和制作人来说,要找到合适的动画制作人员,并把他们捏合成一个团队,是非常难的。所以说,有个性的演员、原画师、设计师,对我来说是非常棒的。在制作动画作品时,怎么样把这样有个性的人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并将他们捏合成一个团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这么说,动画、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是可以根据捏合情况的不同,变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的。作品是有着可以发挥出超出预想效果的时候的。从这方面来说的话,工作室中的事情就有很多可以拿来说的。从这个视角来说,是能总结出对今后有益的制作方法的。

Q:您在前几年制作G-Reco的时候受到的来自资方的压力,与制作0079时,有何变化么?

A:关于这一点,果然还是,到了我这个年龄,也没人敢对我说三道四了。我当时说了要开始制作的时候,他们就放手让我去做了。

Q: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太过于个性的动画,不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现在观众的审美,比起Z高达的时代,有何变化么?

A:大家最需要的记住的是,你们自己现在就是日本动画的观众。你们这个世代,是从幼儿时代开始就接触动画,并不会觉得有这什么异常,并就这样长大了。但是,这并不能说就一定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前进的。从社会性这点来考虑,我一直在忧虑,是不是一个有问题的世代就此诞生了呢?所以,也就正如我之前在舞台上所言,不要再只关注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去看,去学习更多的事物吧,这是非常重要的。

Q:之前的报道中,有说到您的孙子喜欢看lovelive,您对这部动画也有不错的评价,您会在日常生活中,告诉孙子自己是高达系列的生父,会让他看您制作的高达动画么?

A:我不记得了啊。他应该是不知道高达的,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作为像我这样的动画创作者,一直是想着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有千万级别以上的人来看。但是我没有做到这点,对此我一直是很悔恨的。正因为很悔恨,才会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还一直坚持做动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于动画这个媒体终于获得了大众的普遍认可这点,我是非常感激的。

Q:您怎么会想到来这次SHCC漫展呢?这几天感受如何?

A:就这次的漫展来说,只谈高达的话,确实范围过于狭隘了。个人感觉,这次漫展有点过分强调模型手办等方面的展示,没有看到其他比较热闹的地方,稍微有些遗憾。接下来,我站在大人的视角,稍微说一点意见。手办,从分类上说基本上就是雕塑。虽然手办是从动画、漫画等业界发展而来的,像今天,会展中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手办,但是老实说,手办的制作,是有其极限的。与手办相比,漫画真的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乍一想,漫画只不过是单纯的在讲述故事,但是实际上,漫画比起手办,对读者、对其爱好者,拥有着更强的传达信息的能力的那一面。所以说,像这个美漫大量汇集的漫展中,本来应该是更加热闹的,但是最后却没有做到,所以关于这点我稍微有点遗憾。所以说,在座的大家需要考虑的是,现在的雕刻、舞台剧这些艺术形式,该怎么向更广的大众传播,你们不妨回顾一下这方面的历史,或许会有更多的参考意义。

Q:富野导演之前曾经出演过真人电影,也有参与过歌曲作词,这些活动与制作动画有什么异同?

A:这之间当然是有不同的地方的。尝试所有的艺术创作形式,作为创作者果然还是有太过于危险,困难的一面。所以说,肯定不能随便去这么做。

从做TV动画到做剧场动画也是,在我那个时代,没有前人做过这些事情,所以我做了这些。但是到了现在,早已有人做过了这些,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在参考我的经历的基础上,思考自己该怎么选择。

Q:近年在日本,美国的NetFlix公司,逐渐买下各个动画公司有名作品的相关权益,这会成为日本动画的新时代的来临么?

A:抱歉,我基本上没怎么看过如今的动画。对于通过网络播放动画的这种方式,因为我不怎么接触网络,真的是不了解现在的情况。所以抱歉,我真的没法回答你。但是,从历史上来说,传播媒体的形式,是在不断变更着的。就像之前地上波通讯的出现,才有了电视影像;有了胶片才诞生了电影,网络播放形式的出现,我也有感受到新的商业市场或许被打开了呢。但是,我认为,媒体传播方式的改编,商业市场的扩大,其实对动画本身,是没有明显的正负面影响的。不如说,对于出生于动画、漫画已经普遍存在的世代的人,既然这一切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那么从这些艺术形式之中,还会产生新的事物么?对于这一点,我是有所疑虑的。

但是果然,人类这种生物,从整体上看还是很厉害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一定会有诞生出新的才能的人。但是,这肯定不是时代自发的变化,而一定是有新的才能的人出现,才会带来时代的变化。从我现在的立场上来说,我想好好保护这些,能够产生新的才能的人。但是,谈到才能的产生的话,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创作出大热作品的人,就一定有才能么?做出在艺术层面上,非常优秀的作品的人,就一定有才能么?不管从哪个方面,都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以大家的视角来看,果然还是,原来如此,需要谨慎的对待评判这件事,需要支持有才能的人的出现。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Q:为什么现在看起来,高达系列作品给人的印象,不只是机械,而且还有脚本台词方面的呢?

A:动画,归根结底是电影。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电影的话,说老实话,这是一种非常自由的创作形式。说到电影,那就是戏剧、故事的一种形式,你认为,光有机械,就能够成为一个故事么?能够创作故事的,一定是人。为什么呢?因为观众也是人,欣赏故事,获得共鸣的时候,支持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一定不是单一的刻板印象。只对机械,只对机设感兴趣的人,是相当狂热的阿宅。如果只服务于阿宅,在商业上是不成立的。不管有没有机器人出现,都一定要有角色才行。但是又反过来,我曾经也和喜欢巨大机器人动画的观众聊过,他们说,不是那些他们心目中名单里的导演,是做不好机器人动画的。这个问题聊下去就太复杂了,我们就此打住吧。

Q:富野导演您的作品的世界观中的事物,总是那么的奇特。比如说,宇宙殖民地。还有巨蛋都市(DOME POLIS),这样的创作灵感,您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A:关于我的作品中,那些有SF感觉的设定,那些基本上都是在我参考过一些面向儿童的杂志之后做出来的。没有多少东西是我独立原创的。谈到这个话题,你必须要自己去感受一下,上世纪50、60年代的SF作品,是多么的无聊。我在小学时候,凭借着自己的喜好去看的SF电影,但是结果,它们对我来说都很无趣。到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就意识到,为什么这些SF电影这么无趣,是当时制作SF电影的人,只关注于SF这方面,而未曾想过把它当做真正的戏剧来制作。所以说,刚才你提到的这些SF感觉的事物,那是为了更好的契合戏剧而加进来的,我真的没有想到什么独立原创的SF设定。

现在在场的各位,有多少人是知道,高达系列中,米诺夫斯基粒子这个设定的人呢?看起来不知道的人居多呢。看起来要我解释一下呢,在宇宙世纪的高达作品中,在作战开始之前,都是要先散步米诺夫斯基粒子的。这是当初为了让巨大机器人,在视距范围内展开战斗而加进来的。因为如果不这么做,雷达仍然生效的情况下,超视距的战斗中,双方的角色、机体是无法在动画、电影的屏幕上同时展现出来的。我是为了制作戏剧,制作冲突,为了制作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杀相爱,才设定了米诺夫斯基粒子的。你们不要搞错了这个方法论的先后顺序了。关于这一点,在机器人动画中,做机械设定的人,经常也会遗忘;在恐怖电影中,营造恐怖氛围的人,也会出现这种遗忘。你们千万要注意这点。所以说,只喜欢动画、漫画的人,没有从其他地方拿来借鉴、拥有学习能力的人,是成为不了创作者的。希望你们能把这一点传达给更多年轻人。

发表回复

  1. 老白说道:

    没让他谈谈Gaia Gear么

  2. Unicornrx0说道:

    老头子居然女装,吓死人了

  3. RXF-90说道:

    监督大人好不喜欢独角兽。问他一下米妮瓦在哈曼之乱后的动向,然后UC就黑历史了。

    .(。→‿←。)

  4. BTmanxx说道:

    赞美dalao

    果然女装才是男人的浪漫(。´∀‘)ノ

  5. cclovedyd说道:

    有人问过现在 富野 高达有新企划码

  6. Justme说道:

    给女装大佬递可乐。监督年轻的时候。

    woc,这么早就有女装大佬了┻━┻〜☆ ヽ(´∇‘ヽ)

  7. Epyon说道:

    很多回答都非常有趣啊。

  8. 钟执说道:

    看见了一个微博上的翻译,问答更多,第一问就是闪哈。看第一问心就凉了,后面的都看不进去了

  9. 钟执说道:

    在微博上看到大佬翻译了。活着就山水有相逢嘛,感觉只是在安慰我们

  10. nanjolno说道:

    “但是绝对不是现在那个独角兽哦”,怀念台场元祖

  11. Athos103说道:

    初代0079确实没有必要像GTO那样大规模的翻新 不过高清化还是有必要的 顺便把里面的各种崩坏画面修复一下吧

  12. Athos103说道:

    唔 看来安彦才是夏亚之父啊~

  13. passacaglia说道:

    gty8713 发表于 2017-10-7 12:28

    初代0079确实没有必要像GTO那样大规模的翻新 不过高清化还是有必要的 顺便把里面的各种崩坏画面修复一下吧 …

    主要是重做没有商业价值。

  14. blahwing说道:

    对比一下看之前GTO5上映的时候采访安彦的内容。

    安彦真是守序善良,富野就是守序邪恶。

    怪不得他们会在GTO的看法上有这么大分歧。

  15. eric01015说道:

    日常我比富野更懂高达

  16. baoxiniao009说道:

    希望还会有UC高达的动漫出品啊!

  17. ilove_isamu说道:

    在日本的动漫书店看到有高大相关的新的小说和漫画真的是太多了,UC系列各种补完让人应接不暇

  18. 陈昊阳说道:

    女装大佬草生

    监督真是和金老爷子一样领先业界几十年

    说起来Z剧场版才是需要重置下,几种风格的作画夹杂在一起…剧情删减也太多

  19. jy00780654说道:

    (๑•̀ㅂ•́)و✧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20. hikarihikari说道:

    gty8713 发表于 2017-10-7 12:44

    唔 看来安彦才是夏亚之父啊~

    安彦后来公开承认过他自己都后悔给鸭子画了面具

  21. Athos103说道:

    hikarihikari 发表于 2017-10-8 00:28

    安彦后来公开承认过他自己都后悔给鸭子画了面具

    我觉得面具角色很有寓意啊 这种人设也相当的出彩

    至于安彦为什么后悔有这部分的资料吗 可以的话发个链接给我吧 多谢啦~

  22. hikarihikari说道:

    gty8713 发表于 2017-10-8 00:55

    我觉得面具角色很有寓意啊 这种人设也相当的出彩

    至于安彦为什么后悔有这部分的资料吗 可以的话发个链 …

    大致就是你知道最初鸭子是个卡尔玛死后预定退场的角色,因为人气有了后面那么多戏份,所以鸭子的背景在练初期包括富野都没有想那么深入

    所以后来安彦表示过在后来补上的鸭子设定上,让他戴着这面具感觉就像小丑一样,算是个失误

  23. 2017富野上海见面会(第二天)Q&A

    抱歉拖得很晚,昨天与各路dalao谈笑风生了很久。同样是初步整理,请多多斧正补充,谢谢!

    第二天见面会的时间很短,只问了12个问题。很抱歉,媒体采访的环节,我这边没有条件记录下来。

    下面正式开始:

    Q:在很多高达相关的动画与游戏中,都有描写阿姆罗与夏亚的关系,您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称之为挚友么?拉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您现在又是怎么看的呢?

    A:的确,这些人物都是我创作出来的,我总是想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角色,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人物,我也非常的满足与感激。

    但是,一旦作品完成,就算他们是虚拟的人物,他们仍然有其自主性,我们必须承认这点。作为导演,我现在不知道他们三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各位观众就保持自己个人的理解就好。

    Q:您有没有考虑过创作以女性作为主角的作品?即使不是男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A:在初代高达之前,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的。作为一个男性,有着男性的意识,但我却仍然能在戏剧中这样创作,这就是作为作家才有的才能。但是,作为一个做了四十年机器人动画的导演,我实在想象不出,我有着足够的才能,能够创作出以女性作为主角的恋爱物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确实感到了一种败北感。至于非男女之间的恋爱故事,这个话题太过于深奥,我不能在此回答。

    Q:在您过去的访谈中,曾经提到,作为一个动画创作者,不能够太过于直接露骨的向大众灌输自己的思想。但是,作为同一世代,又曾经同是日升同僚的高桥良辅监督,他对此的方法论,与您是有着差异的。您怎么看待这种差异?举个例子,就我个人的看法,G-Reco与饿沙罗鬼在试图阐述的问题上,就有着很多一致的地方。

    A:抱歉,这个问题太过于复杂,我不方便在此作答。

    Q:富野导演有没有在未来尝试创作其他类型动画的计划?

    A:抱歉,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做了四十年机器人动画,恐怕其他类型的动画真的无法做好。

    Q:考虑到富野导演的年龄,您有没有考虑钦定自己的接班人的打算?比如说在创作精神上,或者说在演出分镜的技法上?

    A:很抱歉,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的心中虽然对某些人有着一定期待,但是果然,还是没有这样的人出现的。从结果上来说,动画导演、演出家的创作精神、技艺手法,真的只是在一代就会断掉的孤品。

    Q:在二战后日本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诸如哥斯拉、高达这样的庞然大物,这种对于庞然大物的向往,贯穿了日本战后流行文化的数十年。您作为创作者,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日本虽然是一个多神教国家,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的日本人,还是愿意信仰佛教并曾经建造了不少大佛像。这恐怕与民族性的心理有关,作为日本人,我在创作的时候,当然也是遵从于我的内心的。

    Q:目前元祖高达是从台场被撤走,进行可动化改造工程的阶段。富野导演您能否透露一下RX-78-2的改造进度?

    A:就我目前听到的说法,让元祖高达直立行走的计划,目前是受挫的状态的。但是他们应该在考虑折中的计划,让RX-78-2在未来能够多一些可动性的展示环节。从结果上来说,以现在的机械工程学、机器人工程学的能力,两足直立行走的机器人,在人类身材大小实现,就已经是极限了。但是在娱乐作品中,我们仍然有这样创作发挥的余地。(吐槽:所以说各位主办方,你们有机会下次一定要请高桥良辅过来啊!!!)

    Q:阿姆罗和夏亚的关系,在0079,Z,CCA这样不同的时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导演您,怎么看待这三个时期夏亚的心境的变化?

    A: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关于夏亚的人设,我现在已经无法再说更多了。对于夏亚的形象,全面肯定或者全面否定都是不对的。或许当时,我能够用更好的方法论来创作这个人物,但是最后我还只是能停留在这种程度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戏剧作家,我感觉到我有失败的地方。夏亚作为一个虚拟人物,他的人格已经完全独立,请你们自己每个人单独去认识,解析他,谢谢!

    Q:您在1975年的时候,曾经参与创作了《勇者莱丁》,但是却因此错过了《北海小英雄》(小さなバイキングビッケ),现在回过头去看,您是否会接手这部作品,如果接手,会怎样展现这部作品?

    A:现在看,我仍然不会这么选择。《北海小英雄》是有原作基础的改编动画企划,而《勇者莱丁》当时是一个原创的企划。我当然会选择去做原创动画。

    Q:您怎么看待倒A高达的设计?

    A:初看倒A高达的机设,我也是觉得不可思议的,但是看久了,也会不得不接受这样奇异的机设。倒A高达的机设,并没有之前很多机器人动画中那样特别重的SF味道。就像剧中的人物狄安娜、罗兰那样,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人的感性。

    Q:您当初为什么想走上创作动画的道路呢?您怎么看待动画与写实影像间的区别?

    A:我不是因为喜欢才走上这条道路的。当初我是进了虫PRO,但是我并不十分认同那里的创作体制。但是,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在适应自己讨厌、不擅长的部分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实际上,回过头看,在虫PRO期间,确实就是这样的。

    不论是动画还是其他写实影像作品,都是一种多人艺术的创作形式,这其中并无优劣之分,也没有最优的方法可言,不同人可以按照不同的想法、路线去创作。

    Q:在G-Reco中,您有埋下了很多,拓展下一代的思维方式的思考的“种子”在里面。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渴求滋润我们心灵的作品,除了您自己创作的高达之外,您有什么能够丰富我们内心的作品可以推荐的么?

    A:抱歉,对于现在的流行,作为一个老人,我真的无法了解。所以我无法做出具体的推荐,请你们个人自己去寻找。即使一时选错了也不要紧,只要及时修正就好。只要你们大多数人都这样做,从宏观上说,就能在长期促进人类整体的进化。作为一个自立的成人,请你们一定要保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同时,不要故步自封,尽可能多的去拓展自己的视野与见识,谢谢!

  24. Xeon说道:

    感谢翻译

  25. darkunicon说道:

    Q:在诸如ZZ、倒A中,您都曾经描写过男主角女装的情节,这是否出自您个人的恶趣味呢?

    A:实际上,我非常喜欢女装这种行为,我自己个人也曾经尝试过,关于这点,没有任何人能对我指手画脚!

    给大佬递茶~~~~可见老爷子也是会玩的~~~

  26. combine929说道:

    说起来好像还是没提g-reco在倒a之前还是之后

  27. Athos103说道:

    hikarihikari 发表于 2017-10-8 01:43

    大致就是你知道最初鸭子是个卡尔玛死后预定退场的角色,因为人气有了后面那么多戏份,所以鸭子的背景在练 …

    这。。。完全不敢相信 正统高达的灵魂人物竟然在一开始是个配角。。。

    其实戴面具这个设定蛮好的 要说像小丑。。。只能怪安彦君自己把面具画的太丑了

官方微信

Login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