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k'ou_the_Warmaster

Work Club Episode.241 – RX-121 Gundam TR-1(Hazel)

让我们将目光放回并不遥远的UC0084年,此时尚无大规模战事的地球圈看似一片平静实则暗流汹涌。一方面在前一年,阿纳贝尔·卡多(Anavel Gato)核击观舰式大破联邦宇宙军主力舰队,殖民卫星伊兹岛(Island Ease)坠落北美粮仓造成的惨痛回忆历历在目。随着以贾米托夫·海曼(Jamidov Himan)准将(后升至上将)为代表的联邦军内部鹰派势力抬头和精英特殊部队泰坦斯(Titans)的建立,对地球圈内残存的各吉恩残党(Zeon Remnants)的讨伐和压制宇宙住民反对声的行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展开。另一方面,泰坦斯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宇宙住民的不满与愤怒。在水面之下由布列克斯·弗拉(Blex Forer)准将牵头,旧吉恩残党与亲宇宙/反泰坦斯派联邦军人在阿纳海姆公司(Anaheim Electronics)与罗商会(Luio&Co)的资助下于UC0085年成立了秘密反抗组织奥古(A.E.U.G),为终有一日到来的大规模战【关键词】争储备力量。而在地球联邦鞭长莫及的火星/木星间小行星带,盘踞于宇宙要塞阿克西斯(Axis)的公国军残党也在积极进行新式兵器开发与积蓄军力,谋求着重返地球圈再兴吉恩。在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下,现由联邦军管理并成为军工体系/基地群重要一环的宇宙要塞金平岛=Konpeitoh(原吉恩军所罗门=Solomon要塞)接到了一纸命令,要求开发一系列以TR打头的新式机动兵器。而这一纸命令,就拉开了日后绵延整整五年,规模堪比V作战(V Project)和钢弹开发计划(Gundam Development Project)的TR计划(TR Project)的序幕。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该计划的起点:“”不思议之国的引路黑兔”—RX-121 Gundam TR-1 (Hazel)=钢弹TR-1 海兹尔!在持续数年的TR计划中本机始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持续吸收着资料反馈进行改良,是与计划关系极其密切的机体。

本机编号中的RX代表地球联邦军旗下(R)的测试机(X),121代表金平岛基地(基地序列号为12)开发的第一台机体。TR有“测试数字”(TRial number)之意,1表示这是TR计划中第一台验证机。它为了测试意图继承了78系列机动战士的独特相貌,因此也得以冠以响亮的“Gundam”。本机的代号“海兹尔(Hazel)”取自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所著畅销童话《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down》中的男主角:率领队伍逃离预言中将被毁灭的养兔场寻找新天地并且最终成为族群领导者的公兔—海兹尔/榛子(Hazel)。以故事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命名开发计划的第一台机体可谓名副其实。

泰坦斯以地球至上和精英主义而闻名,而它主导的开发计划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了这一扭曲哲学。比起使用联邦军一贯的,以大量性能平凡的机动战士构成人海压倒敌人,泰坦斯更推崇由少数精锐组成特殊部队以绝对的优势武力将对手击溃。这一思路体现在以开发次世代量产机为目的的TR计划上便是机动兵器素体依靠模块化设计和花样繁多的强化零件换装达到对大气圈内,水下乃至宇宙的全领域制霸(Area Dominance),因此单单一机就能胜任全部任务。经过重重换装的最终决战形态更是要求拥有“单机突入敌阵并进行压制的弹道兵器”和“支配全地球圈”般的战略兵器级超强性能,方能体现自视为“地球圈唯一守护者”的泰坦斯的威容。如果这一计划能能顺利完成泰坦斯将获得独立于死亡商人AE公司,完全使用联邦军技术的机动兵器(TR-6系列),战舰(阿斯旺改=Aswan Kai),宇宙要塞(Starship Down=SSD)乃至军工/研发体系,彻底摆脱“肮脏”的宇宙住民的影响。然而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的规模与难度甚至超越了大型新人类专用机动兵器(MRX-009 Psycho Gundam)的开发计划,若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开发其难度和费用都将是天文数字,即使在军费和技术人员上拥有优先权的泰坦斯也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人员提出的方法便是将整个计划分解为数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开发不同的机动兵器分别验证,并在最终完成品上进行整合。这一方案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开发难度并节省了时间,然而TR计划的完成品RX-124 Gundam TR-6最终依然没能在格里普斯战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宝贵的资料也拱手让给了奥古(A.E.U.G)和雷吉恩(Rezeon)。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为了完成TR计划中的完成品,有两项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强化组件的换装对应多样化任务的泛用机”以及“控制万能化换装系统的强化人人格型OS(日后发展为三式七号OS,通称“BUNNys”)”,对前一条构想进行测试的机体便是这架Hazel了。早在人类尚未踏足宇宙,传统兵器称霸的旧世纪通过模块化提高通用性从而应对各种战局以及节省生产后勤成本便是经久不衰的思路了。比如一些航空机拥有可替换式的机头/机身设备舱,更换航电后能在空优(Air Superiority),巡逻(Patrol)和侦查(Reconnaissance)任务之间进行切换。当机动战士投入实战后为了应对复杂纷乱的战局双方不约而同地对手中的范用机体(General-purpose Machine)进行特装化(Customize)或者直接开发新式局地战机体。然而这些改造大多是不可逆的,此外完全新设计的机体对生产和后勤乃至驾驶员培训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这一大前提下模块化设计又重新被提上日程。这一设计要求作为核心机的机动战士本体保持不变,通过在本体上加装各种装备获得对不同环境和任务的高适应性。以TR-6为例,通过换装本机可以应付大气圈内战斗(Kehaar II),高速战斗/反制Z计划机体(Hyzenthlay II),反制敌方超大型NT机动兵器(Psycho Gundam II),据点守备(Queenly)乃至切换为决战兵器(Inle)。作为万能化换装机构验证平台的Hazel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具体落实到本机上,它主要测试泰坦斯于0084年研发的一系列新技术并反馈到之后开发的各TR系列机体中。这些新技术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章节内详述。

除了对模块化思路进行验证外,本机还负责测试钢弹型头部(Gundam Type Head)对吉恩残党的心理威慑作用。在一年战【关键词】争期间传奇机师阿姆罗·雷(Amuro Ray)驾驶RX-78-2 Gundam创下了单机扭转战局般的惊人战果,对我方来说钢弹是带来胜利的女武神,而在敌人眼中则是播撒死亡的白色恶魔。因此这台Hazel被醉心于“钢弹神话”的泰坦斯高层选做通过换装钢弹型头部来测试对敌方的心理恐吓以及对我方的士气鼓舞效果。这一思路就像是二战中中令侵华日军航空队如鲠在喉的飞虎队(Flying Tigers)P40上所绘制的鲨鱼嘴以及一战中痛打协约国航空队的红男爵(The red baron)所驾驶的全红色战斗机。

Hazel的素体选择了RGM-79Q GM Que。心高气傲的精英组织泰坦斯自然不会和泥腿子联邦军一般部队使用相同的机动战士,而刚刚服役的RGM-79Q GM Quel从各方面看起来是非常完美的砧木。它继承了高端量产机RGM-79N GM Custom的高性能的同时针对需要熟练驾驶员才能发挥高性能这个主要缺点进行了改进,在0084年的时点已经被选为泰坦斯的主力机型了。Hazel考虑到实战测试的可能性决定采用值得信赖的吉姆系素体。T3部队之前使用的包括79Q在内的吉姆系机体进行延展性测试时积累了大量运用资料与经验,运用在此机基础上进行扩展的验证机可谓水到渠成。此外通过选用与主力量产机相同的素体这一决定也减缓了高端测试机可能会面对的后勤/补给问题以及减少开发时间/费用,毕竟刚刚遭受巨大损害的地球需要大量经费进行环境恢复。

从外观上来看,Hazel在机体各处配置多种强化零件从而摆脱了吉姆系机体给人的一贯脆弱印象。这些多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强化装备与漆成泰坦斯标准蓝黑配色的机体本体可谓曲靖分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机“技术/装备测试机”的定位。

根据前述的心理战测试任务,机体的头部使用了令人联想到RX-78系机动战士的钢弹型头部(包括双眼型辅助监视器,V型多目的天线,面部倒V型散热口和下颚部红色凸起)替换了原型机上的吉姆型头部。尽管这一头部并没有使用RX系列的特制零件而是从79Q头部改进而来,它的性能依然比原版头部有着很大提高。双眼型监视器对头部后侧有天然的盲区,所以使用此布局的机动战士一般会在头冠处设置一前一后两处主监视器提供360度的视野。然而Hazel反而使用了从前额一直延伸到脑后的头顶部长条状大型监视器(Head Sensor Unit),内含多种高性能传感器。在传统机动战士上因为头顶部没有设置主监视器,面对从上方来袭的威胁较为脆弱。藉由引入头顶监视器Hazel极大提升了MS对头顶上半球这一传统盲区的索敌/预警能力。此外在突击形态时为了保证视野,头顶监视器将用于对机体前方环境的探索。此外在头部侧面有硬挂点,可以挂载应用于RX-178 Gundam MK-II的头部火神炮夹舱(Vulcan Pod)进行测试。79Q原型机后脑勺的棒状通讯天线因为新头部通讯索敌能力上升而被取消。

机体的躯干相比于GM Quel外观上并没有太大的变更,但是为了测试战斗时的负荷和收集资料加装了大量传感器。此外躯干上方的辅助散热口被辅助制动单元(Support Actuator Unit)所覆盖,它内藏有肩关节用的辅助驱动装置。本机处于高机动(High Mobility)形态时,为了应对盾型推进器(Shield Booster)全开所带来的大G力机体双手会握住握把,这时将从内往外翻出用于固定手臂的持握组件。不然长时间的大G力可能会对肩关节的结构造成包括金属疲劳,结构损伤在内的严重损伤。此外这一组件也可以被替换为二连装多功能发射器(Multi-purpose Launcher),弹种包括榴弹和烟雾弹。一名驾驶员位于机体腰部的标准驾驶舱内,全周天座舱+线性座椅要等到它升级为Hazel Custom改后才会被正式引入。Hazel在胸部以及前裙甲都设有为日后全装甲化构想预留的挂点,另外后裙甲出于强化推力的意图使用了RX-78 Gundam NT-1 “Alex”部件的改良版,内藏共六基小型喷嘴。

赋予GM Quel优良横向加速能力的肩部姿势制御喷嘴以及整条手臂的结构都得到了保留,其中后者“外装甲与内骨架分离”这一概念更是日后发展为应用于Gundam MK-II上的活动骨架(Movable Frame)。Hazel的机械手使用联邦军通用规格,但是指尖(Sensor Finger)为了收集实验装备的数据装设了传感器,并涂成红色方便与一般的手部组件做区别,这一特点在整备兵中有“美甲”的爱称。红色的指尖成了之后TR系机体的共通特征之一。

Hazel的小腿部分设置了腿部强化部件(Reinforcement Leg Part)和膝部推进器(Knee Thruster),与原型机相比在体积上有显著的膨胀。普通的MS仅仅在小腿后侧设置了提供前向推力的喷口,然而Hazel另辟蹊径,环绕膝盖设置了包括内藏大功率核融合炉(Nuclear Fusion Reactor),前后均有热核火箭引擎(Thermonuclear Rocket Engine)和侧面共两基姿势制御喷嘴(Attitude Control Vernier)的强化组件(注:热核火箭虽然与提供机体主要能源的主动力炉使用相同的米诺夫斯基型核融合炉,然而因为并不负责发电任务出力不算入机体的总出力中。Z系兼具发电和推进的另外考虑)。这一设计提供了全机1/3的总推力,与原型机相比提升了总推力和加速性;膝盖处的热核火箭提供的逆推(Reverse Thrust)能力在战斗中更能用于急停和转向,赋予Hazel变化多端的机动能力。这些追加装甲在T3小队的母舰亚历山大级重巡洋舰“阿斯旺”(Alexander class Heavy Cruiser‘Aswan’)内均备有备份。为了应对增设热核火箭引擎带来的燃料消耗,追加组件内亦设有燃料槽。原型机小腿下部的高性能传感器予以保留。此外因为追加组件的存在本机的重量相比于原型机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因此脚踝处的关节进行了强化并由大型装甲(Ankle Joint Amour)保护,当粗暴着舰时能够有效吸收作用力。脚底有无重力空间内机动的二基火箭喷嘴。

发表回复

  1. 作为测试的一环,GM Quel型继承自GM Custom的背包单元(Backpack Unit)被替换为新式背包,不过原有的推进布局被给予保留。它与原型机的同类产品相比更大。背包后侧设置有用于监视后半球的大型监视器,在上方则有用于连接新式可动式推进单元(Movable Booster Pod)的可动臂。接近战兵器:XB-G-1065H光束军刀(Beam Saber)是与79Q相同的产品,因为沿用了原型机的配置与78系不同只有一套能量供给系统,充电基座位于与79Q相同的右手侧。背包上的可动式推进单元内藏兼做辅助动力炉与热核火箭/喷气引擎的下一代核融合炉原型,提供390KW的出力与18000kg的推力,这一设计与MSZ-006 Zeta Gundam大腿内的主动力炉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大气圈内单元前方的百叶窗型进气口打开供应空气作为推进剂。可动式推进单元与背包本体通过可动臂连接,可用于AMBAC运动,此外在单元上侧还有用于连接盾型推进器等装备的接口。

    TR小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牵涉到实战,因此Hazel得以使用各种独具特色的手持兵装。机体可以携带最多两把由泰坦斯委任老牌企业BOWA公司(开发了78-2的光束步枪)研制的新式XBR-M84a试作型短管光束步枪(Beam Rifle)。与通常步枪相比较短的枪身适合近接战时迅速指向敌人,在枪身上方有长方形瞄准具。它与前代产品最大的区别是藉由可替换式E-CAP即E-PACK达到持续作战的目的。一年战【关键词】争中的各种光束兵器均是在枪械内的E-CAP内储存已缩退完成的米加粒子(MEGA Particle),并在用完之后就不得不到母舰或者基地中的相关设备上进行补充。由于光束步枪有着这样的问题,导致大战后,联邦MS仍然大量使用实弹武器。倘若这一新武器试验得以成功,对提升MS的作战能力方面是不言而喻的。本枪的E-PACK使用了与日后Gundam MK-II步枪相同的E-PACK,但是基于前卫任务的激烈弹药消耗将两个E-PACK并联强化了火力持续时间。Hazel通常于侧裙甲携带两个E-PACK,此外手臂外侧盾牌挂点上也能携带一个。本枪更能加装长枪管对应远距离狙击任务。泰坦斯金平岛方面军的红白色GM Quel多使用这款步枪,此外远在火星的雷吉恩也选择本枪作为自军旗下泰坦斯系机体的主力兵器。因为使用了联邦通用规格的机械手与手掌接口,Hazel理论上也能使用诸如BLASH HB-L-07/N-STD超绝火箭炮(Hyper Bazooka),BOWA BR-S-85-C2型光束步枪,HFW-GR·MR82 90MM吉姆步枪(GM Rifle)等联邦军通用兵器。

    在防御设备方面本机不仅可以兼容通常的RGM·M-Sh-ABT/S-00195型吉姆护盾还能装备兼具防御与推进功能的盾型推进器(Shield Booster)。这一特色设备的概念源自于一年战【关键词】争后期发扬光大的辅助燃料箱=增槽(Auxiliary Fuel Tank)。机动战士于战区之间移动的时候可以使用其内部的燃料从而节省本体的燃料储备,进入战斗状态后增槽会被切离MS本体好减少殉爆风险与死重。Hazel的盾型推进器内藏一基推力22000kg的热核火箭引擎,并使用了低可燃性的推进剂从而减少了在战斗中被击中殉爆的风险,也可以在战前就将其抛弃。盾型推进器上方中部设有TR系列的通用接口(Multi-purpose Joint),可以与强化组件接驳或者加注燃料。与抛弃后回收困难的疾风推进器相比,这一装备的优点是没被击中就可以反复使用。本机可以在两臂各安装一具形成突击形态(Assault Form),再加上背部可动推进器上的一具形成高机动形态(High Mobility Form)。Hazel的这一装备深深影响了之后的机动战士开发史。TR-6兼具光束步枪(Beam Rifle),格斗爪(Claw Unit),I立场发生器(I-field Generator),推进器(Booster)和绞车单元(Winch unit)的复合盾型推进器(Composite Shield Booster)可谓是这一概念的究极进化。

    在Hazel身上T3部队另外测试了两个颇有意思的变形机:高机动/最终形态与全装甲形态。在高机动形态下(High Mobility Form)本机于两臂和背部可动推进器夹舱上各安装一具盾型推进器,一共获得了3x22000kg=66000kg的推力加持。通过握住肩部持握单元固定手臂将喷口一致朝向后方以及配合机体原有的热核火箭引擎,本机的加速能力堪比以加速性见长的机动堡垒(Mobile Amour)。持握单元提供格外的安定性便于本机进行安定的巡航(Cruise)。此时机体上下侧均有盾型推进器保护,加之较小的正面投影面积以及高速度极大地强化了防护和生存能力。得益于追加盾型推进器带来的推力与续航力提升本形态足以从敌方势力圈外出发进行长距离一击脱离作战。当机体另外装配覆盖胸腹的全装甲组件后这一形态被称为最终形态(Final Form)。全装甲组件带来的重量提升被增加的推力所抵消从而获得了比单独的全装甲形态更优良的综合性能。这个通过改变喷口朝向将推力集中于机体后方的设计对日后泰坦斯机动堡垒的开发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所谓的全装甲形态(Full Amour Form)则继承了源于RX系机体的FSWS(增加装甲及武装系统=Full-Armor System & Weapon System)计划的思路,通过在机体各处追加各种强化装备获得媲美Gundam型机体的性能。这些强化部分包括机体背包,腿部的强化组件和胸腹部的追加装甲等等。然而与别的全装甲化机体不同本机只有胸部和前裙甲是可拆卸的,这一思路既考虑到便于战时替换这些被弹率高的部分亦考虑到全身重装甲化带来的机动性不足这一缺点: FA-78-1 Gundam Full Amour Type因为过分强调防御力以及火力牺牲了机动性,最终被判定为失败品。日后的追加装甲构想如RX-78-7, RX-81 G-Line将重点转换为全方面提升各项性能。全身别处的强化组件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只介绍胸腹强化装甲。位于此处的整体成型装甲覆盖了脆弱的驾驶舱门,胸部散热口以及前裙甲,在战斗中若是损伤过重会自动卸除减轻对本体的不利影响。为了散热胸部追加装甲还设有可以开合的百叶机构。在历次测试中这套追加装甲有效的防御了以实弹兵器为主的公国残党的袭击并提升了驾驶员的存活率,然而考虑到残党缺少高威力兵器以及接下来的大战中光束兵器的普及化,这套装甲的实用程度说服力不足。此外追加装甲带来的重量还抵消了Hazel轻快的机动性,因此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定位。

    改造完毕的Hazel被分配给T3部队,并交由历战的老兵,在一年战【关键词】争(One Year War)和迪拉兹之乱(Delaz Conflict)中有上佳表现的威斯·墨菲(Wes Murphy)队长驾驶。在接下来一系列的作战以及测试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数据:诸如钢弹型头部能对残党造成强烈的心理震慑效果;新式光束步枪性能相当优良且扩展性良好;包括新型推进器和盾型推进器在内的推进系统更是深深影响了日后数代机体的开发。本机最后在所罗门宙域遭到以加百列·佐拉(Gabriel Zola)为首,多次与T3部队交战的吉恩桑给巴尔级机动巡洋舰(Zanzibar class mobile cruiser)崭新号所属残党。墨菲队长的Hazel大破,幸得援军及时出击才得以被救回。之后被重创的Hazel经由使用阿斯旺上的备用零件以及另一架储存在金平岛的 RGM-79Q GM Quel(Hazel Reserve Unit)进行修复(接近于重建),浴血重生为RX-121-1钢弹TR-1海兹尔改(RX-121-1 Gundam TR-1 Hazel Custom)。而整个海兹尔系列随着TR计划的进展和后续机的资料反馈而数次轮回转生(Reincarnation),演化为纵横天空的钢之羽翼—RX-121-1 Gundam TR-1(Hazel Custom) w/Icarus Unit;背覆巨臂的异型鬼神—RX-121-2 Gundam TR-1 (Hazel Custom) w/Sub Arm Unit乃至使用孙辈机:TR-6系零件强化的最终形态:告死天使的命运之枪—RX-121-3C Gundam TR-1(Hyzenthlay),为宇宙世界(Universe Century)机动战士开发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Tips.如何从外表上区分Hazel和Hazel Custom?最简单的方法是看配色,Hazel的本体涂成泰坦斯标准蓝黑配色而强化装备以白色为主色;Hazel Custom因为时间紧张来不及重新喷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浑身浅灰色/白色的出产配色,直到后期才重新涂成了泰坦斯配色。此外Hazel Custom的驾驶舱上方和裆部因为设置了多用途武器连接槽(Multipurpose Weapon Latch)而比原型机更为突出。Hazel Custom的小腿更为紧凑,但是这从外表上不容易观察到所以暂且不表。

  2. Unknown212说道:

    好长好长 看得出很用心地写 支持支持

  3. IED说道:

    {:4_102:}其实有部分可以留在日后的TR系列补充

    主要细节太多了,有些可以简单说明一下

  4. MCQ 发表于 2018-4-10 01:57

    其实有部分可以留在日后的TR系列补充

    主要细节太多了,有些可以简单说明一下

    啊主要是第一次写太激动+AOZ系列重启想搞得浩大些,另外那些通用部件我计划是这期写完,以后再遇到可以直接跳过。细节的话因为参考782页面所以尽可能的写详细了

  5. devilgundam说道:

    开始挑刺模式,不断修改中

    TR-0 RX-120-1 FAQuel

    RX-120-1出处是哪里?

    RGM-79N GM Custom的高性能的同时针对操作困难和生产性低下这两个主要缺点进行了改进

    至少79N的评价是综合性能高、平衡性好,但要发挥性能需要熟练驾驶员,操作困难似乎没设定提及过,生产性低、价高的字眼是出现过在游戏“ギレンの野望 アクシズの脅威”的DATABASE里面,然而其他的设定并没有提及上述2点

    原型机头部的两门60mm火神炮被保留,

    这个基本上大部分的设定都是写取消了的。唯一有的是HG的TR-1改的武装说明,然而无论是HG还是MG上面也没有留孔

    环绕膝盖设置了包括内藏大功率核融合炉(Nuclear Fusion Reactor),前后均有热核火箭引擎(Thermonuclear Rocket Engine)附带说明一下,热核火箭引擎虽然是M炉,但是不负责发电的情况下,功率是不加算在负责发电的主炉的功率上面的(Z之后的就因为是既负责发电又负责推进而有区别)

  6. devilgundam 发表于 2018-4-11 20:33

    开始挑刺模式,不断修改中

    RX-120-1出于很早以前AOZ系列的机设介绍,出处似乎是之前AEM自己的原创机设,已经删除。关于火神炮我写的时候也发现资料记载不统一的情况,最终采用的是HGUC说明书里的记载。其余全部已经修正或者注明

官方微信

Login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