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在航空戰修改衛星落地前,紀念已經玩了兩年但還是亂七八糟的航空戰
順便舔一下加加
讀此文前,建議先了解航空戰的基本知識,包括流程(索敵->ST1制空->ST1擊墜->ST2對空->觸接->攻擊)、基本數據(制空值及各制空狀態的雙方制空擊墜、大致的對空擊墜效果、艦載機種類及其特性、觸接補正、攻擊力)等
我所說一切,都是根據當前的驗證進度得出的結論,僅代表箇人感想,不作為任何指導意見
一、索敵階段,基本不需要注意所以略過,沒見過低級水母單艦1-1以外的索敵失敗導致無法空襲
二、ST1制空
制 空成為非常重要的指標,是2014春「索敵機、発艦はじめ」實裝「弾着観測射撃」以來的事情。這一系統導致制空給我方所有搭載不為0的炮艦加上了高輸出的 buff, 而對航空系的影響即減少空戰損失(卻要減少攻擊機)則從來沒有變動過,而減少空戰損失這一收益不僅因為空襲本身的不穩定、還因為提高制空就要減少空襲艦載機數量而低下,使得用空襲輸出換炮擊輸出的收益大過損失。同時,如果無法獲取制空權,艦載機損失會較大,空襲效果也會變差,所以即使是放棄「弾着観測射撃」去換空母的輸出也是無法實現的。而空母(大鳳以外)中破無法攻擊、無法夜戰(我方)使得空母的續航力比起其他船都差,無法成為主力輸出。並且,如果失去制空,會導致我方被對方「弾着観測射撃」,而我方的風險承受能力遠低於對方。綜合以上四點,獲取制空權成為了空戰的底線——除非無論如何都無法制空,或者獲取制空的收益低於故意放棄制空。
所謂獲取制空權,分「航空優勢」和「制空權確保」。首先要明確的是,因為「弾着観測射撃」、ST1擊墜、觸接等僅和制空狀態有關,其收益只在5箇點上變動,在此臨界點之上的制空都對當前戰鬥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只要保證在我方需要攻略的點上獲取制空權,就不再需要多餘的制空。
然而我方並不能直接躍遷到目標地點,而道中多場戰鬥幾乎都會導致制空值的減損,所以在出發之前必須留有一定的冗餘,以保證在目標地點至少是大概率獲取制空。
制空值公式SUM([SQRT(搭載k)*艦載機對空])(偵察機除外),總制空值和每一格的制空值正相關,而每格制空值和單格搭載、艦戰對空正相關,同時單格搭載的函數是SQRT, 增長率逐漸降低,反過來,被擊墜相同數量的相同艦載機的時候,單格搭載較大制空也會下降得更慢。
制空權確保下ST1被擊墜是7/256~15/256,航空優勢則是20/256~45/256
根據http://dz.aemedia.org/thread-9715-1-1.html 制空權確保下的擊墜應當是正態分佈,推測反過來也應如此,可以認為多數情況下,被擊墜量是制空權確保11/256,航空優勢32/256或33/256, 取32.5/256, 且向下取整
設單格搭載為X1,X2….Xk, 則有制空值=SUM([SQRT(X1….Xk)*艦載機對空]),先假設道中至少取得優勢,道中有均勢而boss點制空要求更低時的情況(例如水上打擊部隊經過空母棲姬點到boss點)則後文另行探討。
取當前版本可量產的烈風作為標準艦戰,即艦載機對空=10,可以列出當前版本各搭載的滿載制空和以上各種情況的平均剩餘制空、最小剩餘制空。注意因為向下取整,當搭載*擊墜百分比<1時, 該格搭載不會減少,制空也不會降低。雖然帶有對空的艦攻艦爆也能制空,但受到對空迎擊的影響制空值下降更多,因此 除了第一戰以外均視作被打空、只考慮艦戰比較安定。
程序猿手癌得多少次了……支援系统的炮重和改修
后娘养的203-2号炮和SKC
还有这次……{:4_114:}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13:01
對
或者換另一個說法就是該裝備的對空值加成 = 0.7 x √★
{:4_94:}那麼如果帶的是紅炮、水上機、對水上電探、艦戰,迎擊的對空值=素對空?
_(√ ζ ε:)_我想静静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0 13:54
那麼如果帶的是紅炮、水上機、對水上電探、艦戰,迎擊的對空值=素對空? …
紅砲無對空補正,因此迎擊的對空值=素對空,除非該艦還有上其他防空裝
水上機我們還沒測
我方的對水上電探都是沒加對空的吧?敵方的就不知道了
艦戰推測是有倍率的,但倍率很少很少,根據現有數據倍率大約在 1/30 ~ 10/30 這範圍內
艦戰倍率要驗證這個有點困難,因為s2擊墜數會受機數影響。通常海域的好測試點制空值都不高,帶制空低的艦戰的話又很難測出倍率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15:10
紅砲無對空補正,因此迎擊的對空值=素對空,除非該艦還有上其他防空裝
水上機我們還沒測
我方的對水上電探 …
那我暫時當這些都是倍率0來算好了
后排来听讲~~~{:4_96:}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0 08:52
四、空襲
經過制空和對空兩箇階段的損失,攻擊機終於可以攻擊了
且慢,讓友永隊長清點一下人數
{:4_110:}我以為你這文只會計算我方對空迎擊,原來你有打算計算敵方的迎擊啊。那我就有必要補充更多資料
以下僅為目前階段的一種假說,準確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深海方對空迎擊機制假說:
同樣地,深海方的stage2擊墜數也能分成A、B、C、D,每種擊墜數抽選機率推測也為25%,但計算方法與己方不同
首先,我方在進行兩次判定後會額外加上1,但深海方沒有這額外加1的擊墜數
其次,推測對於相同數值的加權對空,深海方的B、C擊墜數約為我方的一半
另外,深海方的加權對空計算與我方不同,貌似會受艦隊防空補正:
深海方加權對空值 = 婐裝對空值 + 裝備對空值 x 裝備倍率 + 艦隊防空補正
在單縱陣下,猜測:
艦隊防空補正 = 0.5 x (艦隊裝備對空值之和)
因此,對於深海方,
A = 0
B 大約為 [ 加權對空 x 機數 / 800 ]
C 大約為 [ 加權對空 x 0.05 ]
D = B + C
再一次強調以上僅為目前階段的一種深海方對空迎擊假說,準確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qhdasd 发表于 2015-6-10 11:36
以前是有的,秋活的时候改过以后某些算法改变了
原来以前是有的么- -吾一直以为三式弹就只是用来打路基用的而已{:4_115:}
角川的程序员都可以全部解雇了吧……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18:33
我以為你這文只會計算我方對空迎擊,原來你有打算計算敵方的迎擊啊。那我就有必要補充更多資料
…
{:4_110:}這種輪型陣敵方專屬的感覺真不好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19:33
我以為你這文只會計算我方對空迎擊,原來你有打算計算敵方的迎擊啊。那我就有必要補充更多資料
…
{:4_88:}你知道我算完了一長段發現你回覆的感受嗎,特別是突然想起來深海沒有保底1的時候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19:33
我以為你這文只會計算我方對空迎擊,原來你有打算計算敵方的迎擊啊。那我就有必要補充更多資料
…
艦隊裝備對空是對空裝備還是所有有對空值的裝備?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0 19:47
艦隊裝備對空是對空裝備還是所有有對空值的裝備?
這個我不太肯定,始終現時的數據就只有E-6-G那個
不過我看提出假說那人是把所有有對空值的裝備都一同加起來算的
病毒 发表于 2015-6-10 19:43
角川的程序员都可以全部解雇了吧……
{:4_134:}真可怕,還要查這幫傢伙的裝備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0 19:43
你知道我算完了一長段發現你回覆的感受嗎,特別是突然想起來深海沒有保底1的時候 …
不知道你要算深海的擊墜數啊{:4_91:}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0 20:59
不知道你要算深海的擊墜數啊
{:4_134:}算了1小時的5-5得重算了
{:4_110:}又来涨知识了
水云大佬的贴子还是很有意义的。。
支持一下。。
那些程序猿应该扔去西伯利亚挖土豆{:4_113:}
日始之音 发表于 2015-6-10 09:18
然后我就发现是前排诶,听课
萌新又来迟了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0 08:53
五、綜合配置
鑒於小格艦戰制空效率高又不容易損耗、艦攻輸出期望高但損耗速度更快,通常來說,除了最小格 …
水云dalao
对于“鑒於小格艦戰制空效率高又不容易損耗、艦攻輸出期望高但損耗速度更快,通常來說,除了最小格的艦偵,艦戰應當盡量堆在小格子,中、大格子多放艦攻”这部分我有点疑问。
在配装上面诚然大格舰攻能够在开幕环节提供更高的伤害,但是炮击战方面是否也应该被考虑再内呢?
好比加贺老师:
单流改:148火力值
双流改:167火力值
同航下的表现相差不多,但是反航时就能够拉开一定差距了。
所以说大格舰攻更注重开幕对重甲单位的伤害,而小格舰攻则注重攻击次数和炮击战火力。应该说是各有优劣吧?
trifolium 发表于 2015-6-12 14:12
水云dalao
对于“鑒於小格艦戰制空效率高又不容易損耗、艦攻輸出期望高但損耗速度更快,通常來說,除了最 …
看上去的確如此,不過
單流改 同航148 反航118 制空最小122 最大155
雙流改 同航163->153 反航130 制空最小78 最大111
後者比前者多12點反航火力,少44制空
關鍵在這44制空重不重要,沒有制空這箇前提條件,放兩箇攻擊機還是一箇不可一概而論(都不知道能不能)
如果拿最接近的比較組合,用後者的最大制空(46+20)去比前者的最小制空(20+20+12),12格流星改的開幕期望是80,江草彗星是70, 而使用江草彗星的火力是172->154 反航137 制空+3命中+4 用兩格攻擊機就是期望命中和炮擊火力,那麼此時選用江草彗星可能更好一點
要分辨反航的12火力差是什麼樣的概念,還是要設置假想敵,FRI裝甲70耐久76, FRU裝甲99耐久98, 118火力攻擊前者中破,後者小破未滿,130火力攻擊前者大破,後者小破,FRI中破63火力大破31火力,FRU輸出不受影響,63火力和31火力對我方來說如果不暴擊幾乎沒有區別,如果暴擊則63火力變成94火力,94火力可以中破我方的輕巡、觸發DD的保護、對重巡和正航的傷害很小,FRI面對迴避值70的目標的暴擊率是8%. 綜合以上數據我認為單發的118火力和130火力之差對於道中的通過率來說影響很小,最後具體選哪種就要看制空壓力和敵人的類型,以上述炮擊試算的假想敵來說,我不認為雙流改更好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2 13:56
看上去的確如此,不過
單流改 同航148 反航118 制空最小122 最大155
雙流改 同航163->153 反航130 制空最 …
我是觉得如果制空没压力的话,还是更倾向于用双流改的,或者双601空那样的
制空有压力的话,肯定优先制空,这点基本上没有任何疑问的。
因为之前帖子里的讨论的前提也是在制空无压力的前提下讨论的,所以就没有再多去考虑制空方面的差异。
至于火力嘛……没有做具体定量分析,只能给出一个定性的感觉。
这部分的具体分析其实可以套用昨天B子老师的那个excel的图表,把两个火力值输进去,然后根据哪个图表可能会有个更为直观的表现。不得不说,那个excel还是挺赞的~
10多点火力的差距,基本上和41炮到46炮的返航差距差不多吧?可能也会有比较有趣的结论也难说……
trifolium 发表于 2015-6-12 15:04
我是觉得如果制空没压力的话,还是更倾向于用双流改的,或者双601空那样的
制空有压力的话,肯定优先制空 …
{:4_110:}怎麼說呢,這箇火力值處在一箇很微妙的區間,對FBB和FCA的裝甲亂數變化很敏感
開幕上大格艦攻期望更好應該沒什麼問題
不過說到底,開幕實在是相當不穩定,傷害期望要*命中率後算
炮擊火力這箇差距的影響則要*0.3的反航出現率,說實話是很微妙的差別,沒有假想敵無論如何不能下結論
不過至少我不讚同2流改,除非沒有江草彗星可以用
再者,我不認為加賀單艦出擊制空壓力很小,也就是說這時候會和其他CV一起出擊。這麼想的話,其實還可以調整其他CV的格子,比如減少炮擊火力高的飛龍、蒼龍、大鳳的攻擊機,或者反過來加賀提供制空給翔鶴瑞鶴增加攻擊機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2 14:18
怎麼說呢,這箇火力值處在一箇很微妙的區間,對FBB和FCA的裝甲亂數變化很敏感
開幕上大格艦攻期 …
主要是把这个思路给出来进行一个补充,至于优劣取舍方面给出定性的观点,然后其余的交给大家讨论就好了。
不过炮击战的话,比开幕来说能有更多影响因素。比如等级啊?刷闪啊?或者装备命中啊?运啊?改修?←不过改修一般没啥人会放什么改修装备的。命中达到一定的时候火力的优势可能更为明显一些吧?←这部分有点体感了。
大概就这个想法。可以把这个思路写进去,让更多读者给出自己的看法。大概就是这样吧……如果我有闲心的话,也许会稍微把那个火力值和B子老师昨天发的哪个excel结合一下,一起看看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trifolium 发表于 2015-6-12 15:32
主要是把这个思路给出来进行一个补充,至于优劣取舍方面给出定性的观点,然后其余的交给大家讨论就好了。 …
空母沒有觀測和改修可以補命中,量產的流星改命中+0, 帶得最多的烈風命中+0, 所以炮擊戰命中相對來說弱得多,能救的就是刷閃、700日元和運,而且幾乎不會到CAP
以99級加賀單縱陣/一格流星改計,命中項只有1.186, 以單縱FRU為目標,FRU迴避項0.54, 命中率只有0.696, 閃目前沒結論,我的小樣本測試的極不靠譜推測是+0.05, 而且因為現在的命中公式和我當時用來推定差異有點大,這箇結論只有極少的參考意義
{:4_102:}{:4_103:}一期工程完工,歡迎圍觀
第二期預定?你看看遊戲的友軍艦隊上寫的啥
水雲逸 发表于 2015-6-13 12:55
一期工程完工,歡迎圍觀
第二期預定?你看看遊戲的友軍艦隊上寫的啥 …
{:4_102:}第二期就是等對空CI有了結論後再出版囉?
影月圓舞 发表于 2015-6-13 14:20
第二期就是等對空CI有了結論後再出版囉?
{:4_102:}天國的第二期,我覺得對空CI結論出來可能航空戰又要大變,到時候說不定全部作廢了
我方三式弹无效,无舰队防空,阵型无关
深海有舰队防空,受阵型buff
这真是太特么还原历史了